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老百姓,这体现在卫生事业中,首要的就是为群众就医提供便捷实惠的医疗服务。
合肥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积极探索基层医改新路径,不断巩固基层医改新成果,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基层医改“合肥样本”,逐步构建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证可持续”的长效运行机制,让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人事改革激发活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合肥的基层医改,“活水”首先来自于创新人事管理制度。
合肥市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合同管理,同岗同酬,绩效考核,全员保障,新老区别”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淡化编制,强化岗位;岗位实行总量控制,统筹使用,所有人员竞聘上岗,合同管理。通过分流非技术人员,公开招聘高素质医务人员,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为激发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合肥市还积极推动了从“职工工资”到“绩效工资”的转变,即基础性绩效工资占30%,奖励性绩效工资占70%。同时,设置绩效奖励基金,年度绩效考核评分前三名的机构,分别按照年度奖励性绩效总额10%、8%、6%的额度给予奖励。
“现在我们的医生工作量比以前大了,但是大家的积极性却更高了。”合肥市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定期考核增强动力
合肥市各地积极落实村医保障政策,为基层医改奠定基础。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落实了门诊“一般诊疗费”制度,即在乡镇卫生院每次门诊10元,新农合报销8元;在村卫生室门诊6元,新农合报销5元。
此外,落实村医养老保险政策。目前,全市村医中有1986人参加了新农保,128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同时,合肥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定期进行内部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奖励基金发放挂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记者了解到,实施基层医改后,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年均收入平均增长了40%;每季度同岗位同级别职工收入差距最多的达2000多元。
结对帮扶提升能力
发展特色医疗,合肥市推动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健康教育等应用于居(村)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防治等,努力为居(村)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中医药特色服务。
在推进基层医改中,合肥市更加注重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为百姓就医创造优良条件。
目前,合肥市125个乡镇卫生院、5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34个村卫生室建设全部达标,并创建了10个国家级、10个省级社区卫生示范中心。全市9家县级公立医院均与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14家城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老百姓,这体现在卫生事业中,首要的就是为群众就医提供便捷实惠的医疗服务。
合肥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积极探索基层医改新路径,不断巩固基层医改新成果,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基层医改“合肥样本”,逐步构建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证可持续”的长效运行机制,让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人事改革激发活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合肥的基层医改,“活水”首先来自于创新人事管理制度。
合肥市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合同管理,同岗同酬,绩效考核,全员保障,新老区别”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淡化编制,强化岗位;岗位实行总量控制,统筹使用,所有人员竞聘上岗,合同管理。通过分流非技术人员,公开招聘高素质医务人员,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为激发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合肥市还积极推动了从“职工工资”到“绩效工资”的转变,即基础性绩效工资占30%,奖励性绩效工资占70%。同时,设置绩效奖励基金,年度绩效考核评分前三名的机构,分别按照年度奖励性绩效总额10%、8%、6%的额度给予奖励。
“现在我们的医生工作量比以前大了,但是大家的积极性却更高了。”合肥市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定期考核增强动力
合肥市各地积极落实村医保障政策,为基层医改奠定基础。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落实了门诊“一般诊疗费”制度,即在乡镇卫生院每次门诊10元,新农合报销8元;在村卫生室门诊6元,新农合报销5元。
此外,落实村医养老保险政策。目前,全市村医中有1986人参加了新农保,128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同时,合肥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定期进行内部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奖励基金发放挂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记者了解到,实施基层医改后,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年均收入平均增长了40%;每季度同岗位同级别职工收入差距最多的达2000多元。
结对帮扶提升能力
发展特色医疗,合肥市推动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健康教育等应用于居(村)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防治等,努力为居(村)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中医药特色服务。
在推进基层医改中,合肥市更加注重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为百姓就医创造优良条件。
目前,合肥市125个乡镇卫生院、5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34个村卫生室建设全部达标,并创建了10个国家级、10个省级社区卫生示范中心。全市9家县级公立医院均与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14家城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定向补助”政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取消“收支两条线”管理,各县市区认真开展测算,按编制内实有人数核拨人员经费,实行财 政经费定项补助。2015年全市预算安排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离退休人员经费、社会保障经费和住房公积金1.79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1.02亿 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及更新、周转房建设经费800余万元。同时督促各地修改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允许医疗服务 收入扣除运行成本后用于人员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