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共同守护,构建健康网络环境

2024-06-13391次浏览
小新客服
首次触网年龄越来越小,未成年网民规模不断扩大

首次触网年龄越来越小,未成年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一项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2%。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是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共同责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出台和施行,为此提供了更好的制度保障。互联网全面融入学习和生活,未成年人在获取知识和信息更便利的同时,也面临不良信息传播等风险。《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为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提供了更好的制度保障。如今《条例》施行已半年。半年来,涉未成年人的网络乱象有什么新表现,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各方如何落实相关要求,为孩子上网保驾护航?记者进行了采访。

未成年人上网亟须各方守护。北京市民孙杰(化名)发现,自己读小学的儿子总是半夜偷偷拿手机“刷”短视频。“我明明设置了青少年模式,晚上10点之后需要家长输密码才能登录,怎么还能玩呢?”通过暗中观察,孙杰发现了原委。“即便使用青少年模式,孩子只要退出当前账号,用另一个手机号重新注册一个新账号,就能避开青少年模式。”孙杰表示,“我认为这样的青少年模式存在漏洞,很难严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不良信息传播,短视频、游戏沉迷,网络诈骗、盗骗个人信息等问题长期备受关注。其中,平台防护措施不够严密合理,是未成年人网络风险的重要来源。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曾就《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要求平台设置更合理、更严密的未成年人模式,防止举措流于形式。

《条例》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修改可能造成未成年人沉迷的内容、功能和规则,并每年向社会公布防沉迷工作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监护人的网络素养也至关重要。《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有28.7%的家长表示对互联网懂得不多,主要上网行为是看新闻或短视频;此外,还有7.8%的家长表示自己不会上网。“约1/4的家长认为自己对互联网存在依赖心理,有可能对其管理子女上网行为产生影响。”部分监护人自身网络素养不够高,加剧了未成年人上网相关问题。技术的进步也给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带来了风险。某短视频平台负责内容安全方面的产品经理王晓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向未成年人传播不良信息的风险。

针对性提升监管执法效能。2023年,上海某法院的一则判决指出,某游戏代练APP破坏了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最终被判处不正当竞争。法院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通过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验证未成年人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我国已构建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对网络空间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予以保护。然而,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乱象不断出现,给监管提出了新课题。

为解决问题,监管部门应引导互联网平台从单纯的负面信息消除模式转向社区正面氛围引导和塑造。网络平台须承担自律责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近期,不少平台正在加紧升级完善青少年模式、未成年人模式。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贞会表示,互联网平台应做好内部自律,严格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和行为。专家建议,互联网平台要承担自律责任,同时提升保护举措,让青少年能安全地触及网络世界。

最后,全社会应共同努力,有效解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网络不仅是风险,也是正向赋能的渠道。各方主体应共同守护,构建健康网络环境,让未成年人在网络世界中健康成长,享受教育发展的红利。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