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博物馆与会展:传统行业创新变革

2020-09-08461次浏览
小新客服
随着认知变革引发行业变革的浪潮涌动,跨界融合不断催生全新玩法

随着认知变革引发行业变革的浪潮涌动,跨界融合不断催生全新玩法。在智能时代,传统的“大会展”焕发出更多新场景、新内容、新玩法,引领着行业进入新纪元。博物馆作为展览行业中的老牌玩家,近年来积极寻求“突破”和“改变”,掀起了一股文化时尚“博物馆热”。各大博物馆通过不断升级认知,实现自身进化,这种变革值得会展场馆借鉴。

央视综艺《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的热播,以及《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的热门,迅速掀起了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潮。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达到12.27亿人次,这一数字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何吸引对文物不感兴趣的观众?如何吸引那些缺乏珍宝的博物馆?经过研究发现,传统博物馆的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

首先,传统博物馆需要摒弃“拜物教”,创造更多可能性。博物馆的核心在于人对物的态度,人类对物的态度不断变化,各类博物馆也不断涌现,如日本丰岛美术馆、teamLab无界美术馆、失恋博物馆、减压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没有传统意义上奇珍异宝,却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网红。对于新兴的非传统博物馆来说,重点不在于展示稀缺、唯一、有观赏价值的展品,而是在深入探究博物馆所传达的故事、情感、记忆、文化等精神层面。

其次,注重情境式设计,打造博物馆的对话空间。传统博物馆的展览策划方式需要转变,将重心从展示物品的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情境式设计不仅仅是场景复原或立体造型,更强调通过空间设计传达展品背后的故事、情感、记忆、文化,让观众沉浸其中,创造新的对话场域。利用数字技术如“5G+VR”、全息、超高清、AI等,打造个性化的沉浸式情境体验,如腾讯爆红科技展T-DAY,成功吸引大量观众前来体验。

最后,关注文化消费行为,拓展目标群体。博物馆正在由物的宫殿转变为人的乐园,成为公共文化消费空间,为公众创造创意生活的场所。除了转变展览策划设计观念,博物馆还需要关注新一代文化消费群体的需求,改变传统的运营营销方式。例如,台北故宫推出的宣传片将焦点放在人与空间的互动上,吸引了更多参与者。博物馆还可以结合“博物馆+艺术餐厅”、趣味体验、研学教育、特色住宿、文创商品、旅游演艺等,吸引更多人群进行文化消费。

对于会展场馆而言,需要跨界思维,实现“会展+N”的无限可能性,引入新产品、新服务,促进不同业态的融合,从而吸引客户多次消费,改变单一商业模式。传统博物馆和会展行业都在不断创新,关注人的需求,打造更多个性化、非物质体验,引领公众对这些场所的全新看法。会展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变革,实现大会展模式下的大业态融合,成为新一代线下流量聚集地。】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