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不要因为加息就轻易退保

2012-05-170次浏览
小新客服
和证券市场相比,保险市场对于加息的市场敏感度没有那么高,反应相对比较慢。专家介绍,不要因为加息就轻易退保,保险不同于银行储蓄,可以随时提取。买保险是买服务,退保还会有手续费。

保险业自1999年将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调整到2.5%以后,至今没有进行过任何调整。然而从1999年到今天,央行的官定利率已经达到2.52%,比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高了0.02个百分点。这一数字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保险相对于存款的优势在逐步丧失。而保险产品是否真的会被其它金融理财产品“挤出”市场呢?

保险观察

8月21日未现退保潮

在央行宣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2.25%上调至2.52%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们“保险周刊”分别观察了本市规模不一的三家保险公司。截至21日下午17时,这些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表示,一整天内并无多少退保情况发生。

针对升息后某些寿险公司已经开始做应对有些产品退保的准备工作,财险公司的负责人王小姐表示该公司不存在此类问题,因为财险公司销售的大多数是纯保险产品,而有退保之虞的将主要是寿险公司的储蓄型或投资理财型产品。

而负责银行保险业务的吴先生则认为,升息给银保产品带来更多的是利好消息。虽然从短期看,加息可能使万能险的收益增加到一两个月后才能有所体现,但从长期来看,因保险产品自身的特点,加息带来的投资收益提高会完全体现出来。以万能险为例,目前在银行销售的万能险都具有投资保底和息涨随涨的功能,再加上其灵活支取、自由追加等特点,会显现出巨大优势。

保险聚焦

保险对利率敏感度不高

和证券市场相比,保险市场对加息的市场敏感度没那么高,反应相对滞后。

从保险业总量看,主要集中在长期寿险业务,保险产品受制于保障内容和费率计算等一系列工程,加息能够减轻寿险的利差损压力,在国家总体银根趋于紧缩的形势下,抑制投资过热的加息手段,会从另一个方面影响到保险业,但短期内加息幅度不大,间接上对保险营销也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在保险“国十条”的政策东风下,保险业的外部经营环境正在改善,随政策的扶持和推动,增强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产品开发创新能力正在掀起热潮,“把加息的因素考虑进去,对后期产品的推出和宣传都有好处。”徐文虎指出,如长期保障型产品,加息后可在承保责任上增加保障内容,提高保障程度,保障范围扩大,并在宣传时突出出来,告知消费者,变加息看似“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

别因升息就轻易退保

传统寿险是市民持有的纯保障型保险产品,如意外伤害险、重大疾病险和养老险等。而这些保险有着固定的预定利率。由于此次央行加息的幅度不大,对传统寿险而言,影响并不显著,所以市民不必因为升息就轻易退保。

投资型寿险和分红类寿险占到了目前整个保险品种的绝大多数份额,许多投保者是看中了此类保险的投资功能而将其当成了储蓄的替代产品。而扣除利息税影响,加息之后保险产品的收益率水平与银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比没有什么竞争力。

保险专家建议,没有买固定收益型保险的投保人,在选择之前,要作合理的判断;而已经买了的客户轻易不要退保。因为保险不同于银行储蓄,可以随时提取。只要买了保险,不管是否出险,保险公司已经为客户提供了服务,所以一旦客户退保,保险公司必然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保险争议

加息对保险到底利还是弊

多数观点认为,加息不利影响在于保险产品尤其是银保产品的销售可能会受到波及,这引发了针对保险产品功能重理财,还是重保障的争论。

正方观点:保险需求是刚性的

市场对于保险的需求表现为一种刚性需求,投资市场利率的提高并不会影响到市场对保障功能的需求,因为保险的最基本功能在于保障,不在于增值服务,虽然对一些具有理财和保障双重功能的产品会产生一定影响,但这并不构成主流。相反,随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和资金成本提高,借用资金的代价也随之高涨,从资金运用的角度来看,是一个长期利好措施。

保险的功能归根结底在于保障而非投资,因而利率的变化对于保险的影响应当不会很显著。

反方观点:升息降低了投保热情

目前不少投保人的投保意识中,仍然倾向于选择保障兼储蓄和分红功能的产品,但产品既要有保障功能,又要有理财功能,显然利率就上不去。

如果通过增加保障程度和服务项目等措施,让客户明显感受到加息本身幅度并不大、影响不大的市场判断,能在很大程度上抵御市场关于加息的不同预期可能引发的产品销售不畅现象。

因为寿险的储蓄性保险的比重较大,储蓄性保险的吸引力主要是利息。银行利息提高了,人们购买储蓄性保险的热情就会降低。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