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A股险企中期业绩成绩单披露完毕。在经历了去年的“寒冬”之后,寿险业整体呈现弱复苏态势,总投资收益率大幅反弹。
行业整体业绩超出预期,保费增长和保险投资收益增长是行业整体盈利增长的主要原因。四大A股上市险企今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总和为417.59亿元,均实现净利润增长。如剔除平安银行对中国平安集团贡献的38.77亿元净利润,则四险企净利润总和为378.82亿元。
其中,中国人寿实现净利润161.98亿元,同比增长68.1%。中国平安紧随其后,保险业务部分实现净利润128.31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寿险业务净利润93.39亿元,财险业务净利34.92亿元。中国太保位列第三,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4.64亿元,同比增长107.1%。新华保险则在净利润总额和增速上双双垫底,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1.87亿元,同比增长14.9%。
投资收益方面,面对去年资本市场的巨幅波动,上市险企索性选择消化浮亏,通过出售了结、计提减值等方法,让投资业务不再成为2013年业绩增长的“绊脚石”。
“三上一下”
新业务价值折射行业转型
在颇为亮眼的净利润表现下,最能反映渠道和结构情况的新业务价值受到市场更多关注。四家险企上半年在新业务价值这一指标上呈现“三上一下”。寿险整体呈现向保障、期缴转型趋势。
其中,平安寿险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实现101.1亿元,同比增长14.2%。中国太保寿险实现新业务价值42.54亿元,同比增长4.8%。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为125.89亿元,同比增长0.8%。而新华保险上半年新业务价值20.73亿元,同比下滑4.8%。
在新业务价值表现上,中国平安增幅最高。长城证券研报分析,凭借渠道和保费结构优势,中国平安实现新单保费和利润率的双增长。
中国人寿在新业务价值增长上则相对较为疲弱。公司副总裁林岱仁在其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已经在渠道、产品及保险缴费期限上采取措施。一方面,在个险渠道加大十年期以上期缴业务的发展,同时,从产品方面也将推动期缴为主的业务。
新业务价值增长状况反映出整个行业转型向好的趋势,虽然仍然面临银保渠道持续萎靡、退保金额上升等压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寿险弱复苏正在进行中。
“轻装上阵”
总投资收益率大幅反弹
得益于去年处于低谷的投资收益率所换来的“轻装上阵”,纵使6月份遭遇了股市、债市的双跌,但A股四大上市险企在今年上半年仍然收获了总投资收益率的大幅反弹。
在A股四大上市险企中,包括存款利息收入、债券利息收入、股息收入及投资性房地产租赁收入在内的年化净投资收益率,最高的为中国太保,达到5%,最低的则为中国人寿的4.42%。但总体来说,一直注重固定收益类投资的大型险企净投资收益率在这两年均保持在比较平稳的水平,较去年同期并无大幅反弹,其中,新华保险与中国太保均只有0.1个百分点的上升。
但是,如果再加上大幅提升的买卖差价及大幅缩水的减值损失,四大险企的总投资收益率较去年同期就显示出了明显的大幅反弹态势。
四家A股上市险企中,净投资收益率最低的中国人寿却收获了最高的总投资收益率,达到年化4.96%的水平,较去年同期的2.83%提高了2.13个百分点,同时也是四家A股上市险企中同比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家。而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今年上半年的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9%、4.8%及4.3%。而与去年受减值等因素拖累、总投资收益率大幅低于净投资收益率不同,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均出现了总投资收益率高于净投资收益率的现象。
在固定收益类方面,上市险企普遍增加了债权计划的比重。例如,中国太保今年上半年末的债权投资计划余额为323亿元,较去年末上涨14%;中国平安的债权投资计划占投资资产的比重由去年末的3.5%上升到上半年末的6.1%;太保资产上半年发起设立11个基础设施和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合计金额174亿元。
而在权益类资产方面,高分红率蓝筹股似乎是各大险企的共同选择。中国平安高层在业绩会上表示,其今年上半年权益类的分红收益能达到4.28%。而分红稳定的银行股仍然占据着多家上市险企可供出售类前十位上市公司持股情况的多个席位。以中国太保为例,其上半年的“前十大”中就有6席为银行股。
不过,由于去年浮亏的消化以及今年6月份资本市场的波动,今年上半年末,上市险企的投资浮亏较去年末普遍有所增加。除中国人寿外,其他三家上市险企期末在资本公积中均呈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亏的情况,其中,中国平安从去年末的浮盈7.7亿元变为浮亏30.32亿元;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则分别在去年末浮亏18.66亿元及3.6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为浮亏40.24亿元及11.74亿元。
有此次的现象看出,各家保险的业绩,如果用心经营,终究不会一尘不变。适当的开启新渠道及产品,适时的增加了债权计划的比重等等,这些都是改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