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关于目前市场前景广阔的失能收入损失险

2017-11-213次浏览
小新客服
目前我国健康保险被划分为重疾险、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险。前两种健康保险在市场上有较多销售,但对于失能收入损失险却少有关注。对于失能之后收入该如何保障,从保险角度讲,这属于失能收入损失险的保障范围。未来也将会成为重点。

编者按:在重大疾病保险、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险这四大类健康保险产品中,最少被提及的就是失能收入损失险。随着各类高风险、高支出疾病发病的年轻化,以及延长退休年龄的趋势,未来很多大病可能在员工就职期间发生。一旦员工无法工作,失去收入,即处于长期失能状态,这对个人和家庭来说财务和精神上的压力都是巨大的。有需求就有市场,失能收入损失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记者 王方琪

在我国,健康保险一般被划分为重疾险、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险。前两种健康保险在市场上有较多销售,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也如火如荼。而失能收入损失险在市场上很少见到。有保险业人士表示,一旦一个人因遭受疾病或意外伤害而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这会给其本人和家庭带来巨大伤害。因此,在市场上推出有效的失能收入损失险非常重要。

失能后收入应有保险保障

失能之后收入如何保障?从保险角度讲,这属于失能收入损失险的保障范围。

失能收入损失险,指当被保险人因遭受疾病或意外伤害而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通过这样的保险得到定期收入。在我国健康保险市场,这一险种近几年逐渐显现出发展潜力和空间。

资料显示,失能收入损失险的保险金主要依被保险人的选择,保险公司每月或每周提供同样金额的收入补偿。然而失能收入损失险所提供的保险金,不一定能完全补偿被保险人因伤残而遭到的收入损失,它的给付限额低于被保险人在伤残以前的正常收入水平,这是为了促使伤残的被保险人尽早重返工作岗位。

失能收入损失险的保险金给付期限,既可短期也可长期。这里的给付期限,是指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的最长时间。其中短期补偿是为补偿被保险人在身体恢复前由于不能工作而造成的收入损失;长期补偿则是为补偿被保险人全部残疾而不能恢复工作的收入损失。

遗憾的是,目前这一类健康保险产品在市场上几乎是空白。

其他健康保险不能替代

失能收入损失险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补偿因疾病造成残疾而导致的收入损失;一种是补偿因伤害而导致残疾的收入损失。在实践中,因疾病导致残疾比因伤害造成残疾更多见一些。

有人认为,如果是因疾病导致残疾的情况可以由重疾险补偿,由意外伤害造成的损失可以由意外险补偿。而相关的医疗支出正是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然而保险界人士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首先,致残性疾病并不一定等同于重疾险中所涵盖的重大疾病,因此虽然被保险人是因为疾病致残,但可能并不属于重疾险的理赔范围。其次,重疾险是给付型保险,被保险人往往一次性领取约定保额的保险金,而一次性赔付并不足以承担长期失能者今后的整体开支,生命的延续意味着多年的治疗、护理和其他费用,仅凭一笔资金对前期的治疗是有帮助的,但对长期失去工作的生活保障远远不够。

除了医疗费用,丧失工作能力意味着极大的间接财务压力。以癌症为例,长期失能者2/3的开支为间接开支,包括护理费用、日常照顾病人的花费、生活费、往返看病的路费等。在其他国家,这些间接费用有很多也不属于商业保险的支付范畴,在中国更是严重依赖自费。这意味着丧失工作能力的员工将靠家庭收入支撑这些长期的生活开销。长期失去收入,对家庭来说意味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尤其对于单薪家庭,长期失能的后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家庭将受到财务上的重创,而目前的基本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能够提供的保障远远不足。

长期失能怎么保障

长期失能所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短期失能,因此,有关人士呼吁,针对长期失能所带来的收入损失也应当有相应的保障措施。

资料显示, 在一些国家,长期失能保障通常由雇主为员工购买,假如员工因疾病、意外、受伤等原因造成长期丧失工作能力,在度过等待期之后,员工可以从长期失能险上获得每个月一笔收入,金额通常是员工失能前每月工资的50%到67%不等。如果医学诊断证明该员工一直处于无法工作的状态,每个月的收入支付将一直持续,通常到退休年龄。

同时,提供长期失能险的保险公司会配合长期失能者的治疗,通过一些健康和治疗上的干预,尽可能帮助员工恢复工作的能力。

保险公司有非常强的经济动力去这样做,因此会采用很多的病后治疗支持、疾病跟踪等手段,最终治好员工的病,让其能重回职场,对员工和保险公司都是双赢的。对于一些恢复部分工作能力的人,长期失能保险会根据其恢复的程度决定是否继续每个月继续支付其收入以及支付多少金额。比如该员工病后只能承担兼职工作,收入低于原来收入的20%,那么每个月长期失能保险将继续支付其费用。如果收入处于原工资的20%到80%之间,那么失能保险将计算比例,支付一部分收入。而员工恢复后收入达到原来80%,长期失能状态通常即宣告结束,保险将停止支付月收入。

因此,长期失能保险提供了医疗保险、重疾险之外的对整体生活开支的风险保障,让很多长期失能者可以在治病和负担家庭经济责任的情况下继续生活下去,降低整个家庭的风险,避免失能之后家庭陷入灾难性财务危机,生活质量严重变差的情况。

动脉网认为,中国的失业保障比较低,一旦职工因为疾病和受伤长期丧失工作能力,治疗费用的压力很大,而且失去了生活收入来源,对家庭和个人都是重创。患者将面临从患病到退休之间的收入真空,即使到了退休后,工龄不足也意味着退休后的养老福利不会太高。现在市场上的重疾险并不能长期帮助失能者带病生活下去,这中间出现了一个极大的失能保障断层。

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弥补这个保障断层的保险产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原因是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以追求药品和检查收入导致的过度医疗。长期失能的鉴定是整个保障的关键,但这种鉴定很难正确和客观。医生和医院受到利益的主导,可能夸大病情。同时,雇主为员工购买保障仍然很弱,雇主在基本社保的压力下能够为员工购买的补充福利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长期以来,雇主和员工的健康状况、医疗开支并不直接有利益关系,因此,绝大部分的公司仍然没有形成为员工提供福利保障的意识和氛围。

不过,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变化,青壮年越来越稀缺,而养老负担越来越承重,风险可能会逼迫个人和雇主去思考接受变化的可能。对于社保来说,失能人群的保障也会是很大的负担,如果有商业保险能够分摊这一风险,尤其从雇主端入手,可能完善这一保障。

随着压力的变大,劳动人口的萎缩,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不得不思考提供更好的保障来预防人才的流失。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单薪家庭增加,灾难性疾病的低龄化也将促使他们为个人和家庭寻找更加全面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将有可能成为未来防控整体医疗风险的核心保障会是保障型医疗保险、大病保障加失能保障形成的综合保障。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