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人力社保部副部长王晓初日前表示,对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包括人力社保部在内的多个部门都已着手制定相关落实政策,比如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社保制度转接等,但目前尚无具体时间表。
从公平层面而言,养老并轨、深化改革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其实如果能够实现养老金并轨,对于养老金缺口也是好事。社科院2012年发布报告称,2011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个,收支缺口达到767亿元,个人账户空账额继2007年突破万亿大关后,再次突破2万亿元。不少学者分析过,机关事业单位多是稳定性强、持续缴费的机构,一旦将其纳入社会统筹,相当于财政支出的一部分直接放进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池子里。而且更是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被公众诟病的公平性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这些道理相关部门不是不懂,但任何个体和群体都是有利己倾向的,体制内人员对养老并轨后待遇下降的担忧,依旧是最直接的阻力。养老并轨对于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因为涉及缴费和待遇可能面临下降的问题,改革必然艰难。不仅如此,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主导权掌握在公职人员手上,当他们成为改革对象时,难度可想而知。
就像去年底,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也曾表示,无论是养老还是医疗,很多事业单位包括机关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随着社保标准的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言下之意,短期内并轨没有可能。显然,类似表态和公众的期待距离较大。普通公众对养老公平性的焦虑越来越重,迫切希望早日实现养老并轨。
事实上,加速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也早有业内共识,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纳入社会统筹,也是政策所明确的改革目标。但2008年从广东、山西、重庆、浙江、上海五省市起步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却至今未有实质性动作。于当下而言,要推动养老金早日并轨,迫切需要迈出第一步。
去年开始,深圳开始改革养老保险双轨制,公务员和新进入事业单位的员工都要加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深圳的改革具有破冰意义,也说明了改革养老保险体系并非不可行,而是一些地方不为也。如上所述,改革养老保险双轨制,有利于扩充养老保险基金,对尽快实现统筹层级具有积极作用。
国家应该有决心和魄力去实行养老双轨制的改革。首先要尽早明确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规划,相关的步骤和时间表要尽快出台,要让公众看到希望,也反过来倒逼改革进程;其次从技术层面上说,要尽量保持被改革群体的养老待遇不降低,使改革阻力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