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教授团队研发荧光人工蜘蛛丝 解决手术缝合线难题
南开大学教授刘遵峰领衔的研究团队,与中国药科大学副教授周湘联合开发出一种新型荧光人工蜘蛛丝,旨在解决传统手术缝合线存在的可视化难题和机械性能不足等问题。这一创新方案日前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发表,为外科手术提供更有效的辅助工具。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缝合线作为重要的生物医学材料,市场需求和研究投入也在逐渐增加。
传统手术缝合线的种类繁多,包括可吸收和不可吸收两大类。然而,现有的缝合线在机械强度、生物相容性和可视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刘遵峰指出,传统材质如聚酯、尼龙等缝合线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引发皮肤切割和感染,且在体毛浓密或皮肤较深的情况下难以清晰识别,影响手术操作。因此,对于复杂情况的手术部位,高可视性和定位准确性成为关键需求。
为解决这一难题,研发团队借鉴了水母发光机制,创造性地将亲水性强的发光单体与含羟基的单体组合,制备出具有良好可纺性和机械性能的荧光纤维。这种新型荧光人工蜘蛛丝不仅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有助于医生检测缝合线的完整性,还能够将医用材料和设备固定在指定位置,提升手术安全性和效率。经过小鼠实验验证,荧光蜘蛛丝缝合线表现出优异的生物兼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潜力。
在当今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背景下,材料科学、工程技术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促进了各类创新手术缝合线的涌现。除了南开大学团队的荧光人工蜘蛛丝,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款新型手术缝合线,如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抗菌缝合线和倒刺线等。这些产品在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舒适度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未来,专家们呼吁加强对多丝缝合线对周围组织的保护,研发新型涂层配方以减少摩擦和细菌滋生;同时,智能化手术缝合线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有望为手术后护理带来新突破。南开大学教授刘遵峰表示,智能手术缝合线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手术后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便捷和高效的手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