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戈壁、沙漠设施农业成大势所趋
近年来,“戈壁菜”备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市民餐桌上的新宠。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了大食物观,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我国“菜篮子”产品需求增加,但水土资源日益稀缺,因此发展戈壁、沙漠设施农业成为当前重要任务。
利用非耕地进行设施农业发展具有多重意义。我国耕地资源宝贵,要优先保障粮食生产,因此设施农业可为蔬菜园艺作物提供更多种植空间。相比露地生产,设施蔬菜产量和效益更高。据悉,北方地区一户农民种植2亩蔬菜大棚,收入可达城镇居民水平。科学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业可保障农产品供给,减少耕地占用,促进农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国外已有成功案例,如以色列利用沙漠建设温室大棚,成为“欧洲菜篮子”。我国也在积极规划和实施,一些地方打造“戈壁菜仓”,建设“沙漠菜仓”。戈壁、沙漠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土地资源,同时蔬菜品质优良。《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提出,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非耕地资源,科学发展设施农业。
然而,发展戈壁、沙漠设施农业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建设资金问题,基础设施成本高,前期投入大,融资难度和成本高。其次是科技支持,戈壁、沙漠地区环境恶劣,对设施大棚要求高,需要发展更多节水技术。再者是产销对接困难,部分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品牌建设不足。此外,生态环境脆弱,制约了发展规模。
为推动戈壁、沙漠设施农业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要坚持市场主导、科技支持、联农惠农。市场主导要求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产能;科技支持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投入产出率;联农惠农则要解决农户产销对接问题,建立特色品牌,拓宽销售渠道,提供金融支持。
发展戈壁、沙漠设施农业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应对食物供给挑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