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不能解决社会不公问题。”2月22日,在中国社保30人论坛年会上,中国社科院劳动与保障中心主任王延中出语惊人。
根据当日发布的《中国社保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下称调查报告)和2012年社保绿皮书,2012年,社会保险收入已经占到全部被调查对象人均收入的14.5%,成为城乡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收入的重要甚至唯一来源,这在一定上缩小了收入差距。
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社会保险收入使全国居民收入差距下降了4个基尼点,其中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下降了7个基尼点,使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下降了1个基尼点。不过,由于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收入差距较大,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逆调节”作用。
比如,城乡居民养老待遇差距,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职工养老以及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差距,均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其中,社会保障收入转移使城乡收入比由原来的1.85倍增长到了2.28倍。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指出,随着中国劳动力总量开始下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城乡收入差距已经在缩小。这是中国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开始下降的重要表现。但是,在资源、矿产、土地等非劳动之外因素导致的社会收入差距,则可能还在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8年全国基尼系数为0.491,处于近年来最高,此后则不断下降。2012年下降到0.474。
不过,在中国城乡之间,城市内部之间,各种社保之间的差距非常巨大。比如城市有职工养老保险,个人需要交纳职工月均工资的8%(企业缴纳20%),累计缴纳15年才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但是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时个人不缴纳养老保险费,工作退休后直接领取退休金。
这就导致不同群体的退休后收入差距大,满意程度差距也大。根据社科院对被访者在2011年8月调查,退休后收入最低的为200元/月,最高的为1万元/月,差距50倍。收入差距如此巨大,与城乡和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的养老仍实施不同的制度,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有关。
调查报告显示,92.3%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领取的退休金高于4000元/月,没有低于2000元的。而75.4%的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低于2000元或仅有2000元,最低的只有200元,养老金高于4000元的只有1.8%。这使得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普遍认为养老金公平,占总数的53.9%,但是企业退休职工则普遍反映养老金水平不公平,占总数的59.6%。
中山大学社保中心教授申曙光认为,目前国务院批转的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意见,需要配套有国企改革、垄断行业工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城乡户籍改革等,否则原先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很难落实。
2012年个人所得税占总税收的比重才5.8%,主要是工薪阶层贡献的。而真正依靠投资获得收益的高收入者,贡献并不大。由于目前个税依赖企业代缴,而不是靠个人直接缴纳,这样实际个税是抽瘦补肥,而不是调节高收入的抽肥补瘦。尽快出台相关制度,优化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良好的收入分配体系是最最关键的地方。相关人士建议,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缴税负担、官员申报个人财产、调整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缴费比例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