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概貌
(一)市场格局
目前,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格局是以寿险公司为主导,专业健康险公司和非寿险公司并存的垄断竞争市场。2010年,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为677.46亿元,其中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为580.79亿元,占85.73%;专业健康险公司保费收入为96.68亿元,仅占14.27%。2009年,健康险保费收入573.96亿元,占比最大的前5家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400.14亿元,占当年健康保险保费的69.71%。
明年有望实现医保全覆盖
(二)主要矛盾
目前,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主要矛盾是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市场主体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
毋庸置疑,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国内外行业分析机构曾经做出的乐观市场预测都足以说明这一点;供给主体队伍也十分庞大,截至2010年,共有89家保险公司经营健康保险业务,其中财产保险公司36家,人寿保险公司49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4家。
然而,这些年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却远不如分析机构预测的那么乐观:从2000年-2010年,全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仅从65.48亿元增长到677.46亿元,且其在人身保险总保费的占比徘徊不前,甚至自2006年之后还逐年回落。从另一个角度看,2009年,社会医疗卫生费用总支出为17204.81亿元,健康险赔付总支出为217.03亿元,占社会医疗卫生费用总支出的1.26%,国际上此数值正常水平为20%。这些数据说明商业健康保险的供给效率较低。
进一步剖析不难发现,供方存在供给主体发展意愿与风险控制能力、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即保险公司很想把健康险市场做好做大,但受到了很多外在、内在因素的约束,最突出的是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和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需求,尤其是涉及到第三方医疗卫生机构的问题。
需方存在需求主体的风险负担与保险消费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社会民众虽然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医疗费用,以及其他健康维护费用造成的经济负担,但还没有普遍地将这种感受转化为保险意识和保险消费。对此,可以将健康险和车险情况进行比较:2010年全国的民用汽车保有量为9086万辆,车险的保费总计3004亿元,车均保费超过3000元。假使每个车主为自己的健康买了3000元的保险,那健康险保费就将达到3000亿元!退一步说,即便是仅考虑3443万辆的私家轿车的话,每位车主花3000元买一份商业健康保险的话,年保费也有1000亿元。由此可见,人们虽然相信车远没有人的健康和生命重要,但消费意识和行为却大相径庭。根本的原因是民众的健康保险意识淡薄,还延续着计划经济的思维和行为惯性,仍寄希望于政府能为自己的医疗费用买单;而政府存在对商业健康险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足、引导不力、政策法规不配套的问题。
对商业健康保险的三个再认识
(一)关于对健康风险的再认识
什么是健康风险?健康风险是人在生命历程中,健康状态出现负转变,及其造成支出的增加或者收入减少的可能性。在此强调了双重风险的存在,即人的健康状态发生负转变的风险,以及由于这种健康状态的负转变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也就是经济风险。进一步分析的话,健康状态风险既包含了表征风险,也包括其进一步演化所导致的生存风险;同样,经济风险既包括了费用风险(如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等),及其进一步演化所导致的财务风险。以上认识从理论上揭示了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的内生性关联。
金融危机爆发后,监管当局一再强调金融产品和服务必须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健康风险与其他风险不同,涉及到人的生命和尊严,因此对于健康风险的承担者来说,健康才是客户的真实需求。商业健康保险必须实现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相结合,把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相结合甚至融合,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系统的服务。
(二)关于商业健康保险功能的再认识
在商业健康保险中,经济补偿功能体现为保险对人由于健康原因(疾病或意外伤害等)导致费用支出增加或收入减少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医疗费用、护理费用或收入损失)给予经济补偿。其中,医疗费用补偿是民众需求最强烈的部分。但商业健康保险应当把医疗费用中封顶线以上和自费部分作为主要覆盖对象,而不该把起付线以下的部分作为经济补偿的主体,因为与投保人之间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商业健康保险的社会管理职能一方面体现在对医疗保障体系的补充和服务,主要是通过经济补偿实现补充,以及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服务;另一方面体现在对预防保健体系的补充和服务,主要是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对于健康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等基础性工作。
商业健康险的资金融通功能,应逐渐体现在健康保险资金对医疗卫生体系、预防保健体系以至养老事业、护理事业的融资支持。
(三)关于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的再认识
某种风险能够得以用保险的方式进行经营,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风险的产生和发展;二是风险的承担者产生保障需求;三是保险公司的经营技术能够满足经营需要。可以说,一部保险发展史就是可保风险扩展史。
随着商业保险的发展,很多不可保风险逐渐变成了可保风险。基于以上认识,商业健康保险经营者一方面应该关注到疾病谱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全球健康危机的事实向世人展示,新的三重疾病谱已经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慢病占全球死亡人数的70%,中国每天2万人以上死于慢病,未来10年,慢病死亡人数增长率全球为17%,中国为19%。以糖尿病为例,全中国大约有4000万糖尿病病人,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病人,而治疗以及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造成不小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应该注意到人群的健康状态分布:根据WHO的统计,全球亚健康人群占80%,疾病人群均占15%,健康人群占5%。
因此,商业健康险必须面对市场的需求,不仅要为健康人群,而且要为占人口最多的亚健康人群、甚至疾病人群提供保障;同时有必要积极探索疾病险保障病种的扩大。
对商业健康险市场发展的判断
一是健康服务将引领未来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必然与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相融合,形成产业链。
二是商业健康保险和医保的边界将会不断地清晰,对医疗保障体系的补充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同时,对医疗保障体系的服务作用将日渐凸显。因为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在进一步恶化,而医学模式调整、医学目的转变难于在短时间内真正见效,因此,医疗融资将会成为一个难题,尤其对人口众多、尚未真正富裕的中国来说,商业健康保险的功能和作用将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得到政府的重视。
三是看护险、失能收入损失险、高端医疗险将成为最重要增长点。中国不仅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同时,我国的失能人群目前已高达4000万人。
四是商业健康保险可以承保的疾病范围和人群将由于市场的客观需求和保险经营能力的提高而进一步扩大。
最后是商业健康保险所聚集的保险资金将在支持医疗卫生、预防保健体系建设和养老、护理事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当下商业健康保险正处于发展的尴尬时期,潜在保险需求、保险供给主体数量、保险市场繁荣程度都与实际有效供给产生巨大反差。对此,业者有必要在商业健康保险认识上与时俱进,从健康风险管理的角度,从社会管理的高度认识商业健康保险的功能、服务对象与服务范围等。可以预见,未来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健康服务能力的竞争、健康风险承担能力的竞争以及医疗风险控制能力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