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更迭,白驹过隙,时光的年轮镌刻了奋斗的足迹,也记录着我们的实干、追寻与求索。过去的一年,极不寻常,国际上地缘政治冲突使国际市场起伏不定,国内多轮疫情扰动,使民生和经济发展遭受较大冲击。过去一年对14亿多中国人来说是一场考验,我们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克服了许多艰难险阻。春天终将到来,未来终将光明。这是2023年的第一期《中国贸易报》,值此向读者朋友送上问候:让我们在新的一年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事业充满信心。过去两三年,外贸行业历经了一波又一波的挑战,代工厂间歇性停工、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价格暴涨、汇率波动……全球经济下滑趋势下外需收缩,限制了外贸订单的增长。然而与出口导向性国家相比,中国有着天然的自身优势——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充满智慧也能使我们在经历各种困难时变得更加团结、共克时艰。我国“双循环”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更是为外贸企业提供了调整和回旋的强大支撑。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我国经济承压前行,同比增长8.1%,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2年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经济稳健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20万亿元。广大外贸企业在面对订单减少、库存积压等困难的情形下,抱团攻坚克难,通过发力内销市场、转型升级创新、调整经营策略、探索贸易新渠道等形式,顶住了各方面压力。最艰难的时刻已经挺过,迎接春天的我们,也必将迎来更多机遇。连日来,就在有些人还在摩拳擦掌之时,另一些人则早已开始了忙碌的事业。他们纷纷包机“出海”,开拓国际市场争取订单,久日不见的老朋友登门拜访,也向更多海外的新朋友展现中国外贸人的真诚。于是,参加展会、洽谈业务、寻找商机,外贸人的敢为人先,着实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池春水”。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期间,细心的你会发现,全国各地的烟火气开始回来了,百业复苏、消费回暖。在车站机场,旅客明显多了,很多景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商圈的人气来了,小酒馆的服务员忙了,有些餐馆开始排队叫号了……久违的热闹回来了,经济复苏还会远吗?放眼全国各地,到处充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气息。在黄渤海之滨,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生产,好一派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景象;在温暖的南方,国际车展、文博展等系列展会密集举办,带动相关行业迅速回暖;在西南地区,这里的“成渝双城消费节”暨2023“爱尚重庆·迎新消费季”在解放碑步行街中心广场启幕,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2023年依然是外贸人努力拼搏,创造奇迹,寻求增长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的基调更加明确,进的要求更加积极。面对风险挑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引领下,有关部门将“稳外贸”作为“六稳”工作的一大重点,并出台了一系列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外贸增长、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着力“稳外贸”,不断强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联动效应,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基本盘、注入新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外贸将后劲更足、韧性更强、潜力更大。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稳外贸牵动着就业,关乎广大民生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新的一年,应给予广大中小微和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更多关注和政策支持,还应助力大型骨干外贸企业实现有效创新,加强合作。要进一步鼓励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网上交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引导多元投入建设海外仓,加大对带动中小企业出口的外贸服务平台的支持;引导外贸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红利,降低外贸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凛冬虽寒,春归有期。2023年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复苏之年,在新征程上,让我们充满信心,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市场,奋楫扬帆、逆风而上,在向好、向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