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盐田港,是中山家电产品出口海外的重要中转站,而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内,智慧车间中的机械臂正飞速运转,中医药产业的“走出去”步伐在加快。广州南沙的“港澳新青寓”吸引着港澳青年前来创新创业,成为他们新的家园。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
2月18日,作为龙年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纪念日。在过去的5年里,大湾区不断落实一系列软硬件措施,助力该区域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三地之间的合作更加深入,三地民众的获得感也更加充实。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粤港澳大湾区正努力将自己打造成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向着国际一流湾区的目标加速迈进。
在基础设施方面,深中通道的施工现场依然热火朝天。这项连接珠江两岸的世界级跨海工程预计将在2024年建成通车,届时中山直达深圳的通勤时间将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为大湾区经济的高效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粤港澳三地已经实现了陆路直连,从香港到珠海、澳门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从香港乘坐高铁到广州最快只需48分钟,香港、澳门已经融入到了大湾区的“1小时交通圈”之中。此外,“澳车北上”“港车北上”等政策的实施让港澳居民更加便利地前往广东。截至2023年11月1日,经过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北上港澳单牌车已超过100万辆次。而“湾区一港通”项目也在广州、佛山、东莞等17个港口网点实现了货物通关本地化和便利化。从2023年开始,大湾区内地城市与港澳的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达10266.4亿元人民币。“跨境理财通”业务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2023年底,大湾区已有6.9万名个人投资者参与,累计办理相关资金跨境汇款金额达128亿元人民币。
在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和产业体系积极融合方面,各项举措也在不断推进。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仅仅一个月后,香港科学园的深圳分园便投入运营,首批16家香港企业机构率先入驻。科技创新成为大湾区的重要标签,广东正加快构建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连续四年,“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中位居第二。大湾区的经济总量也在不断增长,从2018年的10.87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
在规则机制有效衔接方面,大湾区正在努力破解融合发展的瓶颈。例如,港澳律师在大湾区内地9市执业的数量大约有360名,他们可以在跨境法律事务处理中发挥专长。此外,已有32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在医师、教师、导游等8个领域取得了内地注册执业资格。粤澳合作也在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方面取得进展,促成了跨境药品的流通和使用,为港澳居民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
人文交流也在不断加深,更多的人选择“生活在大湾区”。青少年在粤港澳三地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丰富,加强了三地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同时,大湾区的生活圈也在逐渐形成,许多港澳居民选择在大湾区生活,享受更便利的生活条件。随着民生领域合作的深入,大湾区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正不断壮大。
从“硬联通”到“软衔接”,粤港澳大湾区在过去5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项举措的实施让美好的发展蓝图逐渐变成现实,这个世界级活力湾区正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