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设计农业保险产品不能“闭门造车”

2017-05-123次浏览
小新客服
孙喜波:数字里的光芒

□记者 方磊

精算师在保险经营管理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精算工作几乎贯穿了保险经营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经营周期,其宗旨就是为金融决策提供依据,因而精算师又被誉为保险公司的“灵魂人物”。

孙喜波便是这样的一位“灵魂人物”。在国元保险从事农业保险精算的十年间,他矢志农业保险创新,先后设计了天气指数保险、玉米目标价格保险(“保险+期货”试点)、农作物收入保险等多个具有前瞻性的创新产品,承担了安徽种植业保险区划、中国中药材保险发展研究、基于遥感卫星技术测定农作物产量研究、物联网与天气指数保险实践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为农业保险的发展贡献了很多开创性的成果。


孙喜波在田间。

人物素描:

2007年9月至今,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发展研究部。

设计开发的农作物天气指数保险产品为公司获得2010年安徽省金融产品创新先进单位称号

设计开发的超级杂交水稻高温指数保险产品获得了2012年中国保险业“最佳农业保险产品”

2012年 获得中国精算师资格

2012年 参与中国气象局的“小麦种植天气指数保险优化及应用推广”部级课题

2013年 参与中国保监会的“安徽种植业保险区划”和“中国中药材保险发展研究”部级课题

从书本走向田间

2007年9月,正值国元保险筹建阶段,也就在那时,数学专业出身的孙喜波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了国元保险,成为该公司发展研究部的一名农业保险精算师,从此开启了他长达十年的“精算生涯”。

“因为是数学专业出身,也学习了很多精算方面的知识,刚毕业时就有强烈的意愿从事保险精算工作,让自己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于是就走上了精算的职业道路。”谈及入行的初衷,孙喜波仍是一脸坚定。

“不过真正从事精算工作,最大的感受还是‘书上读来终觉浅’,此前虽然学习了大量的精算理论,但在实践操作中却发现并非这么回事!”孙喜波坦言,从拿到精算师资格证,到成为一名真正的精算师,光有理论远远不够,还需要大量的实践。他以开发小麦天气指数保险为例讲述了 “从书本走到田间”的经历。

2009年,国元保险创新开发了一款小麦天气指数保险,并选取合肥市长丰县和宿州市埇桥区作为试点地区。据孙喜波介绍,为设计这款新型产品,他与其他开发人员多次到小麦主产区宿州市进行实地调研,最终依据干旱 、倒春寒、干热风、连阴雨等四种灾害设计了小麦天气指数保险。原本他认为这四类灾害已经足够涵盖小麦生长期的绝大部分风险,而且长丰县与埇桥区也不过200公里的距离,从理论上来讲,两地应具有共同的环境特点。但试点结果却令人意外,长丰地区的小麦种植户对这款产品并不“感冒”,他们的投保积极性很低。面对这种与理论不符的结果,孙喜波只好再去长丰县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他发现,因地处江淮分水岭的缘故,长丰县小麦种植受干旱影响极小,相反却很容易发生渍涝灾害,这才导致了农户投保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于是,通过与当地有关单位收集涝灾损失情况数据,他又专门针对该地区设计了渍涝指数保险。

改进后的小麦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再次投入长丰市场,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农户的青睐,而小麦天气指数保险也获得了2009年安徽省金融创新一等奖,成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农村脆弱地区天气指数农业保险国际合作项目”成果的重要延伸,也是国内首创。

通过这次经历,孙喜波意识到,孙喜波:数字里的光芒,一定要“走下去”深入一线调研,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才够接地气、贴民心、受欢迎。

厚积方能薄发,近年来,孙喜波又接连参与设计了小麦种植天气指数保险、水稻高温热害指数保险、玉米干旱指数保险等大田作物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这些因地制定设计出的产品不仅满足了广大农户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也真正有效保障了农户们的种植风险,据去年12月份的数据,国元保险已累计承保农作物天气指数保险93万亩,赔付754万元,受益农户近2万户。

实践为根 突破是魂

农业保险有其特殊性,一是农业保险标的大多为有生命的植物或动物,种类繁多,生命规律各异,受生物学特性的强烈制约;二是农业风险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地理、气候、品种不同,同一生产对象在不同地区产生的灾害不同,受灾的程度也会有差异,以上因素都决定了农业保险精算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孙喜波认为,正因为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农业保险精算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突破的过程。以农业保险费率厘定为例,农业保险费率厘定与传统非寿险费率厘定有着较大的不同,因农业保险风险单位难以划分和标准化,不像车险具有大量标准化的风险单位,所以传统非寿险费率厘定方法根本不适合农业保险。在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农业保险费率厘定工作则只能依靠收集大量数据去探索适合的方法。如厘定玉米收入保险费率,他多次去阜阳试点地区收集相关产量和价格数据,实地调研统计物价局发布的产量、价格数据,并对比与农户反馈数据之间的差异,找出官方数据与农户反馈数据间的直接相对关系,最后将此因素纳入费率厘定模型中,这样才确保了测算的费率更具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此外,在准备金提取中,因农业保险受自然灾害和季节因素影响大,对未来的风险评估也相较一般商业险难度更大,评估时需要充分考虑某区域种植结构特点、抗灾能力,还要对某区域在梅雨季节的降水情况进行预测等。

农险精算最大的魅力在于创新

“农险保险精算最大魅力也恰恰在于创新”孙喜波如是评价自己的工作,他告诉记者,中国的农业保险正处高速发展阶段,是目前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能发展到今天的成就,不仅要注重业务规模,更要注重业务质量。同时,当前的农业保险市场化改革是保险业自身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保险公司没有可靠的精算技术,对产品定价和经营风险进行测算、管控,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的产品,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的农业保险产品结构、形态,其发展必然无法适应市场化竞争。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探索开展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以及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试点,探索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

为响应中央一号文件,以孙喜波为主的产品设计团队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将目标锁定到玉米收入保险及玉米目标价格保险,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国元期货合作,探索开展了“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据孙喜波介绍,目前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面临市场化改革,保障农民收益稳定也面临新考验,“保险+期货”这一创新实践,“保”的就是农业市场中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让农民免受价格波动之苦。

国元保险分别选取阜阳市试点玉米收入保险,宿州泗县、亳州蒙城试点玉米目标价格保险,2016年玉米的承保面积均在7万亩左右,12月初并于宿州泗县举办了玉米目标价格保险(“保险+期货”试点)的首次理赔现场会,第一次理赔就为67家玉米种植大户和合作社赔付了128.3万元。此次理赔会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更让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注并了解了“保险+期货”。

“这两款产品可以说是我们公司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体现,也是公司创新发展的有力证明,得到了中国保监会、安徽省各级政府的一致认可与支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今年,公司还将逐步把试点项目扩展到大豆等品种,扩大现有的玉米试点范围!”孙喜波还介绍道。

科技,让农险精算更具生命力

精算要和先进科技结合才能更有生命力。孙喜波认为,在当前IT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数据分析建模见长的精算行业面临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迫使精算行业自身不断学习、提升,作为精算人员更要积极融入科技发展的时代潮流,在移动互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领域,发挥精算的优势,完善和设计新型保险产品,改进保险操作流程。

孙喜波告诉记者,为探索丰富农业保险的查勘定损技术,今年他与安徽气象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一起,共同开展了基于遥感卫星技术测定农作物产量的研究,并在合肥展开实地实验。通过这次实验,他们基本掌握了遥感卫星技术测定农作物产量的基本原理,为今后利用卫星大数据对水稻产量进行测产奠定了基础,未来这项成果的运用将大大提升农业保险查勘定损效率,提升查勘准确性,减少人力物力成本。

大数据时代为精算行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精算知识为基础,既能分析数据还能将过去数据结果运用至决策的复合型人才更成为了当下的“宠儿”。但孙喜波坦言,数据的使用有三个层次,即呈现过去的数据、评估现在的情况、预测未来的趋势,精算工作主要为预测未来趋势,这恰恰是其中难度最大,发展也最不成熟的一环,新理论与方法还会不断出现,未来的发展之路还需要他不断地学习、探索、成长。

(吴慧敏对本文亦有贡献)‘

一语中的

“农险精算要和先进科技结合才能更有生命力。” ——孙喜波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