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是‘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规模、效益、社会影响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已步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保监会统计信息部主任向东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离不开农业保险有力保障。今年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部分县市,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调整部分财政救灾资金予以支持,提高保险理赔标准,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以持续稳健的农业保险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对此,向东认为,发展农业保险是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农业需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通过开发满足新型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如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有助于优化农业保险结构,提升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助力农业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通过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全国人大代表向东: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保险支持实体经济【中国平安至尊宝】,提高保险理赔标准,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则有助于增强农业保险的可持续性,进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十二五”以来,农业保险累计为12.2亿户次农户提供7.95万亿元风险保障,支付赔款850.9亿元,承担了近1/10的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农业保险已成为我国农业灾害救助、支撑农民增收和助力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
“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和赔付支出增长速度不仅超过同期保费收入,而且远远超过同期GDP、农业增加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向东对本报记者直言,“近年来农业保险发展迅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财政补贴的支持,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调整部分财政救灾资金予以支持,则是政策进一步倾斜的体现。”
解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向东认为,另一个涉及保险业的关键点是明确提出:“拓宽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渠道。”
从“十二五”的情况看,保险资金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险机构累计发起设立各类债权、股权和项目支持计划475项,合计备案注册资金规模1.29万亿元,为南水北调工程、西部石油管道项目、北京地铁、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2016年,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基金总规模1750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截至今年1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3.88万亿元,规模接近14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长期资金,要怎样才能有效对接国家战略性、先导性项目,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向东认为,保险资金就像屯蓄在水库里的水,需要融资的项目像是干涸的农田,若要用水库里的水来灌溉农田,就需要渠道引流,而机构、政策、平台则起到了渠道的作用。
向东对本报记者坦言,保险业务的开展离不开和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尤其一些保险服务、险资运用和地方政府的联系都很紧密,但基层政府对保险的了解往往不够,找不到合作的切入点。因此,建议保险机构加强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合作,让地方政府更了解保险产品服务和保险资金运用。并且,为使保险机构更加了解政府、企业的需求,可以搭建政保企三方合作平台,促进三方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