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临近,计划春节出游的家庭差不多现在已经准备好应急品,收拾好行囊,开始关注目的地的天气状况了。上期本报刊登出《旅游勿忘“贴身保险”》后,有许多读者在过去的一周内,陆续打来电话询问购买旅游险的相关事宜。记者在解答咨询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市民还是对购买旅游险有一定的盲区和误区。针对于此,记者总结了六项常见的误区,为广大准备出游的市民答疑解惑。
误区一:混淆旅行社责任险与旅游险
不少市民春节期间选择跟随旅行团外出旅游,现在只要跟团出游,旅行社都会为旅游者投保责任保险。由此很多人认为,旅行社已经为自己投保了责任保险,自己没必要再用多余的钱买保险。
其实这是种误区,因为二险所保的内容差别很大。旅行社为旅游者所买的是国家强制的旅行社责任险,它是指保险公司对旅行社在从事旅游业务经营活动中,因旅行社的过失或疏忽,造成旅游者遭受经济损失而应由旅行社承担的责任。
但如果游客在旅行途中发生意外伤害或者突发疾病,该保险并不承担赔偿责任。换句话说,旅行社购买的保险只保障由于旅行社疏忽或失误而导致的意外,由旅游者个人过错导致的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出游之前为自己选择合适的旅行意外伤害保险非常必要。
误区二:意外险一包到底
许多游客平时或出游前已经购买了人身意外险,于是认为自己出门旅游时,即使进行高危险活动,也会得到保险保障,这也是种误区。
时下,很多年轻人喜欢前卫的旅游方式,而前卫往往伴随着刺激,也就是高风险。单纯从自身安全角度来讲,旅游不应该单纯追求刺激。出门在外,虽然要尽兴畅游,但是也要关注安全问题,避免一时贪图刺激留下终身遗憾。
如果笃定要进行此类运动,那么需要了解到,目前一般的旅游意外险对于赛马、攀岩、探险性漂流、潜水、高山滑雪、滑板、蹦极、冲浪等高风险活动“免责”。随着对这些旅游项目需求的增加,有保险公司已经推出了可以承保以上项目的专属旅游意外险。如果有计划从事这些活动,要先确认购买的意外险是否有对高风险项目的免责条款。
误区三:出险后保证全额赔偿
许多游客认为买了保险,如果出险可以由保险公司承担全额赔偿。但一般情况下,出险以后并不是都能得到全额赔偿。人身意外保险所约定的保险金额只是保险公司承担给付的最高保险金限额,而非实际给付金额,除航空事故能得到最高赔付金额外,其他人身意外保险都是按比例赔付。市民在选择旅游险时,要留意保险公司推出的旅游险在分项责任的赔付方面是否有限制。
误区四:投保额越高获赔额越高
很多市民对于购买保险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投保额越高越好,其实不然。旅行保险通常分为境内险和境外险两种,如果投保人在境内旅行,完全可以选择保费便宜、保障全面且适合全家出行的短期保险。至于出境游,一般而言,到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医药费较高的国家旅游,医疗险的保额最好不要低于20万元。而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旅游,如果行程较短,医疗险的保额在10万元左右即可。例如,出游时间很短、旅行途中相对安全且距离不是很远,可以选择天数短、保额较低的保险;如出游时间很长又是自驾游,且旅行途中不确定的因素较多,建议选择天数长、保额较高、保障全面并且能够提供救援服务的保险。
误区五:保障责任越多越好
多数短期旅游意外险产品的保障责任不止一项,出游的朋友没有必要一味求大求多。在选择出行的旅游意外险时首先要注重意外伤害保障,一般这项保额都会较高,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如果乘坐交通工具较频繁,还可以选择专门涵盖交通意外保障的产品;其次,要考虑选择带有意外医疗保障责任的产品,这项保障可以解决由于意外伤害产生的医疗费用报销问题。有些产品还会有旅行延误、住院津贴等保障责任。出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误区六:自驾游买普通车险就已足够
开车出去旅游固然方便,可是路途难料,车也需要特别的保险。一般汽车上的保险是交强险与车辆损失险,而这些险对车上人员的安全是不会进行保障的。因此,对于自行驾车出游者,出游前也需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事故,并在考虑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为旅游的所有人购买相关的旅游保险,如果发生意外,司机及同车人员都能更有效地得到保险保障。
购买旅游险小贴士
一份完备的旅游险能为整个行程提供无缝隙的保障,完备的旅游险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首先是旅游者人身意外伤害险。这主要是针对旅行期间,投保人由于意外事故导致身故、烧伤或者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予一定赔偿,还有公共交通意外伤害保险。这主要为游客在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时提供风险防范,投保人因公共交通意外导致身故、烧伤或者不同程度的残疾将获得一定赔偿。同时,投保人还应该附加意外医疗保险,以保证出现意外导致门诊和住院费用也能获得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