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大保险公司年报已相继披露完毕,投资收益锐减,净利润缩水,保险业可谓正处在“寒冬”之中,各家都在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寻求转型。然而在这种略显萧条的大背景下,健康险正逆势而上,展示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未来图景。 2017年可被称之为“本质回归之年”,继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竞争激烈的保险行业在经历了以“中秋赏月险”为代表的各类神奇的创新后,“姓监的保监会”终于要带“姓保的保险业”找一找初心了。2016年12月底,保监会发布多个文件,内容涉及万能险监管、人身保险监管、保险公司股权监管等多个方面;2017年1月3日《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指引》公布,对财险公司产品开发原则与禁止性规定进行细化后,《保险公司合规管理办法》又于4日面世,保险监管体系日益完善。 近日,行业标杆属性的四大上市险企陆续公布了2016年年报,也有出现“坚持价值导向,大力推动长期期缴业务和保障型业务发展”的表达。数字第一眼望过去“一片萧条”,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共同奏响的净利润缩水、结构艰难调整主旋律正在保险业绕梁。在费差、死差还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利差为王的当下,投资回报对于险企净利润的影响不言而喻。 以中国人寿为例,四大险企利润陡降 健康险取代万能险成投保新宠【
深圳综合社保包括什么】,2016年营业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较之2015年均有所下降。 四大险企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新华保险增长率较低,仅为0.3%,其中寿险收入额压缩近20%。以其为代表的各公司正在经历结构调整的攻坚期。一方面普遍扩大个险业务占比,另外一方面改善银保业务结构,大幅缩减银保趸缴保费规模,加大力度发展期缴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收紧的大趋势下,健康险这种保障属性较强的新险种正瓦解万能险的地位,成为人们的投保新宠。 12下一页相比于人寿保险,健康险被保对象更加细致广泛。2006年6月,保监会会议通过了《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于2006年9月份正式实施。据今年3月份的报道,这份管理办法现在正在修订之中,保障商业健康保险始终健康有序、始终走在服务健康中国、服务新医改的正确轨道上。 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商业健康保险成为全行业增速最快的部分。原保费收入从2010年的691.72亿元,迅速增长至2016年的4042.50亿元,在人身险保费收入中所占比重增长近3倍,在全行业保费收入中所占比重从4.66%增长到13%;健康险赔付增长2.8倍;深度由0.17%增长至0.54%、密度由50.5元/人增长至292.3元/人。 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评价中,我国商业健康险评分60.6,仍处于较为基础的位置,潜力尚未爆发,未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也说明健康险仍有巨大的发展新空间。同时,经过结构优化与盈利模式探索,健康险业务或许也将成为在竞争中拼杀的各大保险公司盈利的新希望。 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健康保险峰会”上表示,商业健康保险天然就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随着中产阶层的崛起,健康保障也将成为险企掘金新蓝海,保险“新国十条”的落地,也将为健康保险产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许多财险企业已经开始小试牛刀,在短期(一年期)健康险业务的监管框定下,开发出针对不同受众的健康险产品,例如安邦在深入调研中高端医疗需求后重磅推出的“e生安”,最高保额150万元,遇到重大疾病时保额可翻倍,让患者无需再对高昂的医疗费用望而却步。安邦财险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保险行业将持续挖掘居民健康保障需求,增强产品保障内涵,提升消费者的保障体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