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一场大火暴露出的家财险投保不足

2012-06-233次浏览
小新客服
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造成了50多人罹难、40人失踪、多个家庭遭受财产损失,可是面对此保险公司的赔偿仅1000万元,多数家庭都没有购买保险。此次事故暴露出我国家财险投保不足的问题。

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再次将保险业推到了社会管理的前线,同时也再次暴露出商业保险保障的不足。

11月18日,本报记者从多家大型保险公司获得的最新消息显示,国内保险业排名靠前的几家大中型保险公司都已启动了理赔程序,并有部分保险赔偿金已经交付客户手中。但相对于50多人罹难、40人失踪、多个家庭遭受财产损失,预计保险公司在本次火灾中的赔偿仅不超过1000万元。

这是因为本次火灾事故属于一般财产保险的责任范围,但在遭遇事故的整栋楼内,投保了具有火灾责任的家庭财产保险的住户寥寥无几。用一位财险公司高管的话来说就是,目前家财险在财产险公司的整体业务中是微不足道。

赔偿总计不超过1000万元

11月16日下午4时,太平财险上海分公司工作人员将20万元保险赔款送达被保险人陆先生手中,这是本次火灾中个人客户获得的第一笔保险赔偿。

陆先生于2009年11月在工行一网点投保太平“财智家和”综合保险,该产品保险责任涵盖被保险人本人及配偶、子女的意外伤害、意外医疗及其家庭财产,这张几乎被陆先生忘记的保单,给他的家庭财产损失带来了部分补偿。

本次事故最大的一单保险赔偿来自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11月16日下午,太平洋保险向上海特大火灾住宅楼所在的江宁路街道支付了400万元保险金,这一保单的投保人是长宁区江宁路街道,保单受益人为街道居民。

而更多的保险赔偿针对的是人员伤亡。拥有最多客户的是中国平安,根据中国平安披露的数据,发生火灾的上海教师楼内共有76名人员为该公司客户。11月17日,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养老为在火灾中身故的2位客户家属送上122.5万元和60万元理赔金。此外,目前已确认的名单属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和太平人寿的客户各有4人。

综合计算,本次事故中具备保险保障的不足100人,保险公司的赔偿总计不会超过1000万元。

此次事故中,鲜有家庭专门投保家财险。平安财险财产险部负责人介绍,原因可能是缺少风险保障意识所致,“国内老百姓可能对在家里出险的情况缺少认识,同时由于家财险并非保险公司的主推险种,也没有专门的代理人制营销网络,因此市场上少人问津。”

在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三大国内财险公司的财务报告中,保费构成一项均没有将家财险单独列出,而是归为“其他”一类。

一人保财险内部人士透露,目前人保财险收入的家财险保费约为10亿多一点。而人保财险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人保财险保费收入已近1300亿,也就是说,家财险保费占总保费比例至多达到1%,而在英美等国至少80%的居民会投保家财险。

事实上,财产保险保障的本源就是火灾保险。一长期从事财产险研究的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的财产保险业务没有直接使用“火灾保险”的名称,但是企业财产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都是在火灾保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险种,而且火灾是其中最重要的承保风险。

平安财险财产险部负责人表示,家财险的保障标的包括房屋主体、房屋装修以及室内财产等,一份家财险及附加险的年保费大约在300元-500元,保额在50万左右,对于因火灾、自然灾害、盗抢、水暖管爆裂等风险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将在保额范围内以实际损失进行赔付。

家财险出路

似乎每一次大灾都会唤起人们对保险的关注。一财产险公司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就在上海大火后两天,当地消防部门就找到该公司,咨询以社区为单位投保家财险事宜。

人保财险一高层管理人员称,家财险发展不起来并非客户没有需求,也不是保险公司在这个险种上效益低,综合其原因,一是保障范围与居民需求不匹配;二是没有发掘合适的渠道,因为保费低廉,业务员一般不会主动开发家财险业务;三是居民没有这方面的安全意识,而保险业也没有进行恰当的宣传。

目前,人保财险的家财险业务主要来源三个渠道:一是政府给予部分补贴的农房保险,二是来自企业统一为员工投保的团体保单,三是网点、业务员的分散销售,1‰~3‰的家财险费率,每单只能带来少则两三百元的保费,与开发车险业务相比,给业务员带来的佣金收入低很多。

已有部分保险公司采取新的方式增加家财险在整体业务中的比例。据华泰财险内部人士透露,华泰财险针对所承保的房贷险业务,如果客户提前还款到保险公司退保房贷险,华泰就会说服其将房贷险转投家财险,以留住这部分客户和保费。

华安保险则于2008年联合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推出“福满堂”家庭财产综合保险,将一般被家财险排除在外的地震责任囊括其中,专门针对高端客户。

“由于家财险主要承保房屋内的家具、电器和装饰装修,对高端客户来说,一旦遭遇火灾或水管爆裂,损失会比较大。”华安保险一人士表示。

一位曾供职香港保险公司的人士表示,在香港,很多社区会由业主法团出面,为一栋楼统一购买公众责任险,并与保险公司洽谈更加低廉的家财险保费,由业主选择购买。

但是,更多人的担忧来自家财险过多的不保责任和投保容易理赔难。本报记者采访多位中高端人士获知,由于家财险一般不保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等珍贵财物,也不保储蓄存折、有价证券等,使得家里很多重要财产在不保范畴,也就使家财险失去了吸引力;而一旦遭遇火灾,发票等凭证找不到,也给理赔带来了难度。

“要想做好,产品需要创新,销售方式也需要创新。”人保财险人士称。此前,人保财险已有专门处室进行家财险的研究,希望在这一尚存较大空白的险种上取得突破。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