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A股反弹 投资者入市热情被重新点燃

2012-03-156次浏览
小新客服
6月末A股终于迎来绝地反击。在沪综指逾百点的反弹中,险资身影再度浮现。半年报做账需要和通胀可控预期相互叠加,某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连续加仓,主攻银行、煤炭板块;数家中小型保险公司也已开始小幅加仓。

A股最恐慌的时期渐渐过去,市场积极因素正在累积。不过市场人士提醒,反弹基础仍需夯实,需警惕“七上八下”行情出现。

保险幕后推手现身

“终于跌不动了。”看到沪指放量大涨重回2700点,日线发出买入信号后,一位保险机构的投资人士终于松了口气。

短短几个交易日,从2610点到2778点,A股迅速收复失地。在这轮反弹行情中,保险公司再度现身。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某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此期间通过申购基金和加仓股票的方式,已有百亿元资金入场。而在28日,有数家中小型保险资金管理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已开始小幅加仓。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保险资金是基金的上游客户,若保险资金选择申购基金,就意味着将撬动更多市场资金流入。这波反弹保险资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谈及此次加仓,上述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透露,市场关于通胀可控预期一致,加之年中保险机构做账需要,两因素叠加使险资选择在6月底加仓。

今年一季度,险资小幅加仓,至一季度末,险资股票和基金的投资比例达13.8%,较年初10%的水平有所提高。进入4月,沪综指爬升至3000点,出于对大盘蓝筹股估值依然合理的判断,除个别机构外,险资未有大规模撤离,依然持股待涨。

但随后的情况是,市场对通胀担忧加剧,在物价上涨压力可能持续全年与经济出现走软趋势的夹击下,A股阴霾笼罩一路下跌,险资无奈被套。部分保险公司在二季度出现负收益,特别是一些中小保险公司浮亏较大。

临近6月底,股市还未有起色,马上就要公布上半年业绩的险资仍在苦熬。“恰逢此时,中央领导关于通胀可控的表态为市场创造了机会。”上海一位险资人士表示,今年以来险资在银行、煤炭等周期股上加仓较多,其所在公司仅在煤炭板块上市值已达30亿元。而月末市场对通胀可控预期达成一致后,给了险资一个反击的绝好理由,遂通过申购基金、加仓股票等方式猛拉市值。

“在6月底、12月底拉高重仓股市值,提高账面收益算是惯例吧。”该人士同时透露,这波加仓大约已有10%的收益,目前已有部分资金开始获利回吐,下一步操作将根据市场走势再做决定。

利好共振引发反弹

“年初认为通胀上半年会见顶,随着一季度股市震荡向上,仓位也在逐步加高。但二季度以来,形势没有预期乐观。”国寿资产有关投资人士此前表示,二季度投资被迫进入防守阶段,密切关注通胀预期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在二季度的防守中,险资也在静待机会。“转机或在6月”,5月初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就有保险公司人士给出上述判断。这位人士认为6月末是重要时点。翘尾因素或将使CPI增幅在6月达到峰值,此后通胀是否下行、货币政策是否由紧趋松、库存是否得到有效消化、新增需求是否出现,这些都要等到6月末才能看出趋势。

到6月中旬,当A股在2700点上下徘徊时,机构普遍认为估值已处于底部区域,继续压缩空间很小。华夏复兴基金经理程海泳告诉记者,2700点从估值水平看接近历史底部水平,而基本面好于历史低点,风险收益比有吸引力。“市场只需要等待反弹催化剂,其一就是通胀压力下半年缓解。”

上述关于市场转机的判断和催化剂的预期终于在6月底得到部分印证。先是6月22日,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预计6月CPI涨幅将高于5月。下半年由于翘尾因素快速消失,新涨价因素继续得到遏制,CPI同比涨幅将从高位回落,全年价格将在可控区间运行。对此,市场人士普遍解读为,本轮CPI涨幅顶部或在六七月出现,通胀拐点为期不远。

随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访英国期间对通胀的判断也传递出乐观信号:货币和信贷供应恢复到正常水平;我国能够遏制通胀;今年CPI涨幅控制在4%以下有困难,但控制在5%以下是可能做到的。上述表态大大缓解了市场对通胀的忧虑,投资者对政策进一步紧缩的预期降低。

与此同时,在美国主导下,国际能源署宣布旗下28个成员国在一个月内释放6000万桶原油应急储备。此举使国际油价应声大跌,这大大缓解了中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警惕“七上八下”

借A股强势反弹,投资者信心迅速提振,入市热情被重新点燃。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6月20日至24日当周,A股新增股票账户数为24.96万户,不仅是连续第二周回升,同时创出今年4月底调整以来的新高。此外,当周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为1069.44万户,升至近4周来的最高。

乐观情绪能否继续支撑反弹?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在反弹持续一段时间后,市场谨慎情绪也在滋生,反弹持续多久要看政策面能否符合预期。

自2010年11月货币政策转向以来,制约市场运行的核心矛盾经过三次转换:通胀高企引发货币政策收紧持续数月紧缩之后经济下滑,引发企业盈利预期下调经济下滑背景下政策继续紧缩,引发政策超调担忧。如今,在下半年通胀可控声中,为了避免经济“硬着陆”,市场对未来紧缩政策出现松动的预期日趋浓厚。

分析人士预测,停止紧缩,平稳过渡,适当放松,可能是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接受采访的多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对反弹持乐观态度。其中有投资人士表示,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空间已较小,加息和人民币升值则可能视经济运行情况灵活实施。这些都支撑反弹。

不过,持续反弹需要资金支持。从周四数据看,7天等短期银行间拆借利率已下行至6.5%左右,比最高点9.07%下降不少,但更具中线意义的3个月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等中期利率仍在高位徘徊。分析人士指出,伴随银行半年度考核等季节性因素的消失,资金紧张局面将在7月初逐渐缓解。但未来一段时间,在经济增长表现尚好、通胀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未到转向之时,而企业盈利恢复尚需进一步确认,投资者需警惕“七(月)上八(月)下”行情。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