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大学教育需开放不应“圈养” 应注重心理建设

2015-07-011次浏览
小新客服
社会的最高理想需要大学教育更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更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重视培养大学生美德与高尚的品质应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人人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今日黑龙江晨报消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了“禁止一切外卖餐饮自行车、摩托车辆进入校园”而建起了3米多高的砖墙,送外卖的店家依然爬上墙头,为校内大学生送来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订购的快餐。

无独有偶,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新闻综评同样非常抢眼:中国不少建在城市远郊的大学城实为圈养学生。这种选址远郊的办学形式,貌似物理空间上的迁徙成功,但由于远离城市中心文化,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陌生感,并未带来思想、教育模式的迁徙成功。

大学,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高地,也是一个国家通往未来的港口。大学之门,即为大学之道;大学之墙,也应可有可无。美国的大学之门没有很高的门槛,没有狰狞的门神,也没有多次重建后的奢华与浮躁,有的如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等甚至连围墙都没有,更难得见到门岗警卫。伫立门口,没有望而生畏、望而却步之感,反而觉得若邻家小院、如社区公园,仿佛您只要愿意,一抬足就可以任意畅游文化殿堂。平实里带着沧桑,拙朴中夹着厚重;庄严而不失亲切,典雅而不失亲近。

反视我们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庭院深深,院墙高高,其大门或金碧辉煌,或戒备森严,其背后,却折射出了教育的种种弊端。

 

教育失去了人性的光芒。我们的教育被功利绑架之后,学生的天性被践踏、创造性被泯灭、心灵被扭曲,教育成了一种残忍的生态毁灭场景。卢梭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可我们在这目的之外还附加了更多的功利性目的,并且为了某个不确定的未来而非常残酷地剥夺了学生的现在。我们有能力建造学校高墙,却没有能力改善学校饭堂的膳食;我们有高智商制定这个不准、那个不许的种种散发着独裁气息的制度且美其名曰为学生安全计、为学生未来负责,却没能力整治校园环境、提高课堂亲和力、禁止摩托车在校园内超速。高高的围墙和远离人间烟火的校园与其说是将学生“圈养”起来,不如说是将生灵赶往孤岛、将心灵锒铛入狱。教育已经失去了人性的光芒,这没有人性的教育只能培养出没有人性的未来。

教育还须要更开放的情怀。毋庸置疑,如果没有改革,就没有我国今天的繁荣;如果没有开放,就没有我国发展的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我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又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要开放各项制度使之更加协调、更加系统、更加成熟。然而,我们的教育具有开放的情怀吗?也许有人会拿出教育国际化来唬人,赶时髦地开几堂外语课,屋里哇啦说几句洋泾浜,再花重金聘请几个外教,这似乎是教育开放了。但教育开放的内涵肯定不仅仅如此。教学上教师搞“一言堂”或者“满堂灌”不是开放,课程开发上形式单一、内容单薄、排斥异己思想等不是开放,关起门来办学“圈养”学生、忽视学校周边丰厚的教育资源等等都不是开放。学校的“围墙”越高,学生离现实生活就越远,他们就会“只看见院子里高墙的四角的天空”,什么“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育要同工农生产相结合”就会成为一纸空谈,学生就会仅仅成为“答题器”、“考试机”。

教育太缺少自信尤其是文化的自信。开放源于自信,一个敢于开放自己的人必定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我国这些年在政治、军事等领域面向国际的公开、透明和开放的程度愈来愈大,这无疑展现的是一种广阔的胸怀、雄伟的气魄和成熟的气度。一所学校如果不强大,连外卖的“滋扰”都扛不住。如果学校办好学生食堂,营养卫生、经济实惠且服务质量上乘,学生怎么可能会舍近就远、让送外卖的店家当上“骑墙派”呢?如果我们的教育有足够的自信,教育部高官怎么可能发出“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大学课堂”忧愤之声?要知道,创新2.0是“互联网+”时代,是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几米高的砖墙怎能封堵住向善的欲望和新生的力量?

为了学生安全的围墙是有必要存在的,将教育隔绝于世的樊篱是应该废弃的,莫让学校围墙成为教育的樊篱。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个学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特长,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风范,才能够有良好的素质面对职场的挑战,被社会所接纳。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