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出海”的故事正在逐渐丰满,继中国平安等一众保险公司海外投资并购完成后,中国太平也在美国破题不动产投资。机构人士表示,对于保险资金而言,目前海外市场依然有为数不少的价格合理的标的,市场潜在机会较大,但险企在海外选择投资项目的过程中非常注意控制风险,需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政策、法律、税收等相关内容。在越来越多的险企获准开展境外投资之际,“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正在为险资“走出去”提供契机,而与此同时,海外市场风险对于险资选择标的和完成投资也将构成挑战。
海外探路再下一城
在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放开的背景下,更多的机构正将多元化投资视作分散风险提高收益的机会。保险业正面临资产海外配置、并购等多重投资机遇。在2012年10月保监会保险公司境外投资相关规定之后,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相继破题,分别买下英国伦敦地标性建筑劳合社大楼和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10 Upper Bank Street办公楼90%股权。随后,安邦保险先后将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酒店、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荷兰VIVAT保险公司、韩国东洋人寿纳入囊中。阳光保险则购得澳大利亚悉尼喜来登公园酒店。
保险机构在海外投资方面近日再下一城,中国太平宣布破题海外不动产投资,参与发起设立海外投资基金,携手纽约著名开发商投资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核心区域的商业地产“翠贝卡111项目”。此次投资采取通过投资控股项目公司、全程参与项目开发的方式。
中国太平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美国经济逐步复苏,美国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强势格局已经确立。投资开发美国优质房地产项目,择优配置美元资产,将有效分散资产配置风险,提高投资回报,这也正成为国内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各类机构‘出海’的稳妥选择之一。
安邦保险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在可进行海外投资的各房地产市场中,依然有为数不少的价格合理的标的,市场潜在机会较大,这也正是近两年保险公司纷纷到海外寻找投资机会的最直接原因。已经收购多家海外金融机构之后的安邦保险仍在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据报道,包括复星国际和安邦保险在内的5家企业已参与竞购葡萄牙银行Novo Banco。如二者之一能够在此轮竞购中胜出,将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再增案例。另据媒体报道,复星集团CEO梁信军在5月底举行的复星国际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复星集团正在尝试新的海外保险资产投资模式,在未来1至2个月内,复星或将有首单针对海外保险分拆资产包(Run-Off)投资落地。
监管层也在为更多保险公司海外投资打开闸门。2014年以来,保监会先后批复中华联合财险、百年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前海人寿、泰山财险、中邮人寿、弘康人寿、人保资管、国寿资管等机构开展境外投资业务。
险资“走出去”空间大
根据有关规定,保险公司可运用投资境外的总资产比例为不高于15%,且监管层也已将境外投资范围从固定收益类拓宽到股票、股权等权益类产品,支持保险机构自主配置、提高收益,抵御人民币升值风险。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多数保险公司在此方面的投资还远未触及上述比例的“天花板”。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保险资金海外投资刚刚开始。保险业“走出去”既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险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走出去”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目前采取比较多的出口信用保险的形式,二是投资“走出去”,三是在海外设立保险机构。目前,国内保险业在海外设立投资保险机构已有30余家。
保险作为金融的组成部分,也有望借助国家政策在“走出去”方面有更多动作。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董事长王毅曾建议有关方面引导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加强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实现项目信息与融资保险及时对接,形成金融支持的合力,并加强“一带一路”融资平台建设。他表示,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公认的支持本国出口的手段,通过信用保险解决企业的账款、融资问题,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风险也不容忽视。业内人士表示,在偿二代监管规则明确后,保险资金运用要更加注意防范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而海外投资的风险防控也包括在内。虽然目前海外投资案例不断增加,但因为海外市场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国别和地区潜在风险不确定性较高。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别研究中心的分析显示,“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64个国家的政府经济风险总体处于较高水平,风险按9类分级(1级为最低,9级为最高),处于5-9级风险的有48个国家,占比76%。这种情况对于以“求稳”为前提的保险资金选择标的和完成投资将构成一定挑战。
虽然海外投资市场在政策、法律、结构等方面比较成熟,但是保险公司在海外选择投资项目的过程中非常注意控制风险,通常出手前要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论证。在 练好内功的同时,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政策、法律、税收相关内容,在拿地、开发及建设等模式上投入精力,并采纳合适的交易和开发结构,是保险公司必须注重的 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