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想买保险呢?”刚坐下来准备签购按揭房贷协议,这位买房人就被告知要想贷款得先同意买一份1200元的保险。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一旁排队等待签协议的小杨忍不住发话了,“1200算少的了,售楼处推荐的四家银行我都问过了,就这家门槛最低。”尽管无奈,买房人最终还是决定落笔签名。这是10月31日,在某售楼处现场发生的真实一幕。
一个阶段以来,要想顺利放款就得搭售产品,已成为不公开的事实。附加条件有多苛刻,恐怕只有真正买了房子的人才知道。
没有答案的选择题
上文中的小杨是个标准的刚需族,今年年初就开始和媳妇一起看房,直到今年8月份,终于相中了桥北某楼盘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58万,首付3成不到18万”,谈及买这套房子的原因,小杨坦言对于自己这样的刚需族来说,低总价、低首付是关键。
至10月中旬,首套房贷款利率普遍上浮,小杨和媳妇看了新闻,正在庆幸银行贷款已经办了。结果,10月18日,小杨接到银行电话,称首付调整,需要再缴纳4万元,并且利率也要上浮2%。
忽然之间增加了一笔首付和利息,手头拮据的小杨和媳妇着急了。他们把与购房楼盘合作的四家银行跑了个遍,发现除了这家提高首付的银行以外,有两家银行的利率都上浮了5%,另一家国有银行除了上浮5%以外还要另购1200元的保险。
为了节省购房成本,10月27日,小杨请假去了一家只有利率上浮5%的银行。岂料银行业务员1分钟看完材料,表示可以办,但表示前提是购买该行5万元的基金产品。这让小杨苦笑不已,“如果有钱买基金,我早就拿去交首付了。”
最终,小杨无奈选择了利率上浮5%,但只需要购买1200元保险产品的国有银行,于是也就出现了开场的一幕。
搭售只为业绩指标
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直不同程度存在的贷款搭售理财产品现象,在近期也有所强化。他透露,现在大多数银行在住房贷款上都会有额外要求。某股份制银行在八九月份签订住房贷款协议时要求购房人买2000元的保险,而现在,这一保险金额已经提升到1万元。相较而言,国有银行的贷款会比其他股份制银行稍微宽松一些。
某国有银行的个贷部工作人员解释,贷款额度紧张是一个原因,另外,与个人投资经营贷款等高收益产品相比,房贷业务缺乏比较优势。也因此,虽然银监会明文禁止贷款搭售保险、基金或理财产品的强买强卖行为,但在实际操作中,“擦边”行为屡见不鲜。
购房人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在签署按揭贷款协议的同时,不得不借钱办理了5万元定期存款,“银行工作人员并没有说强制,只是推荐我这样做。我希望尽快放款,所以接受了条件。”
即使客户答应了上述条件,银行收益又会产生多大的起色呢?针对记者的疑问,业内人士表示,银行考核需要满足几十个指标,存贷款等是其核心指标,除此之外,包括购买理财类产品、存款、乃至开通网银、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等都能够变相帮助银行完成各项指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