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不久前印发了《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培育发展生物农业,开拓新型食品资源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旨在保障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同时也对更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农业在政策扶持和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在生物育种领域,种业振兴行动得以实施,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完成,推广了节水小麦、高产优质水稻、宜机收玉米等突破性品种。我国自主研发的基因编辑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种源总体保障有力,风险可控。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生物农业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不完整不配套以及生物农业人才支撑不足等方面。为此,我们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业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培育生物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新动能。
为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我们需要加强生物农业科技创新。构建生物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计划,培育生物农业“火花技术”,加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调整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整合研究力量,出台支持措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此外,还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生物农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在生物农业产业链建设方面,我们应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围绕生物农业规模化主导产业,加强对产业链上下游各主体的引导,建设原料基地、加工链条、服务体系和营销渠道,构建完整的生物农业全产业链。同时,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加大研发投入和标准化建设,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链的拓展与升级。
另外,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我们需要构建全国人才资源库。优化合作机制,加大资助力度,共建实习基地,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吸引青年投身生物农业,培养未来领军人才,构建全国生物农业人才资源库,为我国生物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提升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激发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