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王小姐今年30岁,是一家外企白领,年收入10万元,由于缺乏专业理财技能,她希望购买一份保险能够帮助其理财,同时能提供重大疾病保障。王小姐为自己购买了某保险公司新推出的一款分红型两全保险,每年期缴纳保险费9355元,主合同基本保额5万元,附加重疾合同保额2.5万元,交费期20年,共缴纳保费18.71万元。
从固定保障来看,从保单生效日至65岁,王小姐每两年领取4500元,共领取17次,共计7.65万元;从65至85周岁,领取频率加快,每一年领取6000元,共领取21次,合计12.6万元。如果选择生存金累计,到85岁时王小姐共可领取41万余元。从投保之日起,王小姐每年享受公司分红,复利滚存,她也可以在85岁前根据实际情况提取现金。
分红险的红利来源是保险公司上一年度投资收益的可分配利润。根据保监会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2.7万亿元,资金运用收益超过前5年的总和,达到2791.7亿元,全行业利润总额672.7亿元。按照保监会的规定,保险公司每年至少应将分红保险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客户,因此市场普遍看好今年的分红险回报,有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分红险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可能达到8%。
长期持有才有高收益
一方面是良好稳定的投资收益保障,另一方面则是通胀和股市振荡的双重压力,因此拥有固定回报加浮动收益的稳健类分红险产品重新获得市民的青睐。
记者从中国人寿广东分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一季度分红险销售额接近90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提升。进入4月以来,相继有多家保险公司推出新的分红险品种,例如太平人寿的“福祥一生”终身寿险,合众人寿的“得益人生两全保险”以及民生人寿的“民生富贵年年两全保险”,显示出市场热点开始出现转移。
不少投资者在从股市和基市转投保险理财产品“怀抱”的同时,也延续了过去急躁的投资心态,以追求短期高回报为目标。对此,保险专家表示,保险的基本功能还是保障,其流动性与收益率无法与股票、基金等风险投资相比较。对分红险而言,它并非纯粹的投资产品,人身保障和长期累计后的回报才是关键,有些投保者遇到红利下降就退保或频繁提取现金,这都会影响其实际获益。专家指出,分红险的投资周期较长,长期持有才能获得较高收益
累积生息获利更大
对于投资者来说,当前除了要面对“跌跌不休”的股市以外,还要面对物价上涨带来的通胀困局,而分红险由于其年年分红及复利累积等特点,可以较为有效地抵御通胀的影响。以太平人寿的“福祥一生”为例,该分红险采用增额扩大分红来源,同时保额采取复利累积,年度红利保额又成为下一年分配的基础,这些特点都使分红险能更有效地抵御通货膨胀。
不少投保者在选择分红方式的时候比较喜欢现金分红,觉得真金白银拿在手上才踏实,但是保险公司每年分红金额并不太大,为此而专门办理保单的支付领取等手续无疑比较麻烦,如果采取累积生息的分红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办理手续,而且保险公司将按照复利方式将红利滚存,投保者获益更大。
累积升息的价值在于红利的长期滚存,在一开始的几个保单年度内,累积生息的数额可能并不大,但经过10个以上的保单年度的滚存后,累积生息所带来的收益超出现金分红收益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