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作为寿险市场当之无愧的花旦,分红险一边享受着风光的追捧,一边饱受着争议和指责。
特别是2011年受客户资本市场连续阴跌银行理财产品积压等影响,分红险一度出现退保潮。虽然2012年的分红水平还未公布,但各方心知肚明,分红险由于去年投资收益不理想,行业的分红险分红率不可避免地会下降。老百姓对其的微词集中在“累积红利不多,现金价值也不高”“买了分红险既没抵御通胀,也没投多少资收益”。
行业专家表示,虽然分红险热销了这么多年,但客户对其的正确认识还很不够,对于保险的本质,分红的特质了解的太肤浅。
“从投资角度看,根本不能拿保险和储蓄和股票比,保险的优势是保值、安全,不会让资金恶化。只有投资收益超过了物价上涨才算是抵御通胀了,分红险只是参与了投资,只是有效地抵御通胀,不是完全抵销通胀,不单是分红险,就是银行、股市也都不敢说完全可以抵御。抵御通货膨胀,是个系统问题,影响因素很多,这只能算是一种理论上的预期”,某保险公司管理者解释道。
为什么要买保险?很简单,就是为了获得保障或保障的补充。然而,还是有些客户以为分红险是短期赚钱的工具,“一些不专业的代理人也会迎合客户不够明智的心理,抛开保障谈收益比返还”,一位经纪公司的从业者认为代理人和客户都存在认识上的盲点。
为适应市场的调整,不少保险公司新推出的分红险产品都经过了升级换代,凸显了健康及养老概念,强调分红险的保障功能。相信2012年的寿险市场,分红险还会呈现不俗的表现,客户也会向其投递橄榄枝。但提醒客户注意,在现阶段如果为了分红而买保险,只能说“想爱都难”。而在维持基本保障完善的前提下,有能力的客户可以用期缴分红保障类产品替代固定保额的传统产品。如果具有一定的金融常识和正确的理财观念,合理搭配分红、投资连结和万能险,针对解决不同的保障需求和生存需求,才是正确的方向。
为了要明明白白买好保险?
保险是用来保障的,完全为了投资赚钱要通过其他渠道。要是在有保险需求的基础上,并且是在有一定资金实力的情况下选择购买分红险,特别不应该单纯为追求保单红利而购买分红类保险。保障若是锦,分红只是锦上花。
分红重疾险,保障也是第一位。分红是在确保客户保障利益前提下的或多或少的额外惊喜,就像我们去吃烩面,这次去了碗里可能有2个鹌鹑蛋,下次去了可能是3个,我们不会因鹌鹑蛋的多少影响是否吃烩面的决定,因为我们关注的是烩面,如果完全是为了吃鹌鹑蛋,就选择以鹌鹑蛋为主的饭店。
理财为主的分红险,要明确投资和理财的区别,不要抱有在短期内获得高额利润的心理预期。投资就像火中取栗,需要胆量、技巧和运气,稍有不慎,有烧伤手指或整支手不保的风险;而保险理财,就像手技表演,手指之间不断组合成不同的造型,但无论怎样变换,手指最终不会损失毫毛。就像好多投资项目的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看不到保险产品有这样的提示。因为保险本身就是一种管控风险的方式。
在选择分红方式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挑选。如果更看重红利领取的灵活性,可选择现金分红。如果不急于将红利取出,可选择保额分红或现金分红产品的累积生息,在长期内获得更好的收益。
分红险三问
何为死差益、利差益和费差异呢?
打个比方,死差益就是每年保险公司预计购买某款分红险种的客户发生死亡的人数是5人,准备了5个人的死亡保险金,结果实际死亡人数是3人,那么多准备的2人的保险金就是因死亡人数少而产生的收益。利差益就是保险公司原定计划是投资收益10个亿,结果由于市场行情好,投资策略精准,结果实际收益是12亿,多出的2个亿就是利差益;费差益顾名思义,就是实际产生经营费用少于预算费用而发生的费用节余。打个比方说,办一件事情原本要花10000元,由于精打细算,俭省节约,只花了8000元,剩下的2000元就相当于费差益。
分红险可以避税吗?
就分红险本身而言,分红其中一项是利差,而分红的目的也是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如果资本利得税开征,分红保险的分红确实可以免征,这点要优于在二级市场投资保险公司的股票。对于遗产税、养老金的递延纳税,分红险都可以规避,甚至在某些国家买保险的支出还可以税前列支,减少个人所得税。
分红的高低会影响原有保障利益吗?
在传统寿险之后出现的分红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险都具有广义投资的功能,虽然投资渠道、利益来源不同但同时具有0收益的风险。与后两者不同的是,分红险对分红之外的保单利益确定性最高,即使0分红的情况下,保单的保障及生存利益丝毫不会受到影响,包括现金价值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