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资委举行了会议,要求建立健全企业采购交易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此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也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这意味着,要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高质量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至关重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我国企业在供应链安全、敏捷柔性、价值创造、生态协同等方面多方推进,有效促进降本增效和转型发展,系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自主创新,持续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强大、可控、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初步形成,并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综合国际竞争力,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必须看到,作为企业全流程全链条的关键因素,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应用不足导致企业间难以有效连接与协同,产业链各环节未形成高效灵活的集聚互动格局。以采购环节为例,为寻找性价比合理的原材料,采购部门需逐家比较,效率不高且存在信用风险。一些企业寻源信息不全面、对市场价格了解不充分,导致采购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因此,必须对标世界一流采购交易管理体系,高质量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势在必行。进一步而言,提升企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仅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也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数字技术与供应链融合创新,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供应链发展基本方向,在多维场景中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一些整合程度高的供应链平台、带动力强的供应链领先企业,积极融入数字化发展,应对政策、市场需求和风险挑战,成为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主力军。
具体而言,在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与竞争力过程中,需聚焦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稳步推动供应链管理转型升级。一方面,要发挥企业的数字赋能作用,加快数据和信息在供应链体系中的流通,持续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应加快建设多中心、多节点并联供应网络,开辟多元化产品进口和供应渠道,加强战略核心物资储备,有力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同时,需充分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制定供应链压力测试并形成“保供”预案,防范风险,未雨绸缪。在采购交易管理环节,应完善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采购交易管控体系,建立健全面向更广泛寻源询价机制。建立供应商管理信用体系,充分利用采购交易形成的辐射网络,探索发展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另一方面,构建企业的共享创新生态,促进产业互联网发展,发挥一些企业在投资规模、辐射领域、引领带动等方面的优势,增加供应链的“链长”,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协调运转,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