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发烧……或是手足口病,都要等6至8个小时……不能等,请去其他医院。”日前,深圳市儿童医院的挂号窗口贴出这样一张告示,引起社会关注。中国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宋树立昨日就此回应称,那只是个人行为,但这起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中国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儿科不足,儿科医师严重缺乏,较为突出的问题。
宋树立说,儿科是很特殊的领域,被称为“哑科”,医生要凭知识和经验去诊治,难度大,强度大,医护人员承受极大的工作压力。宋树立就深圳儿童医院举例说,5月1日到21日,该院平均每天接诊4900多人次,单日最高达到5700多人次,已经大大超过了2000多人次的应诊能力,候诊时间长的问题短期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实际上,中国官方层面已意识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紧迫性。在卫生部印发的一份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已将儿科医师作为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纳入。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中,亦对儿科予以倾斜,为此,官方已投入2.25亿元人民币。
宋树立表示,为缓解儿童看病难问题,卫生部将重点推动儿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儿科医院建设,研究合理确定儿科医疗服务价格,以促进儿科长远健康发展。
儿科医患都是“亚历山大”
儿科是医患关系的“重灾区”。一个孩子生病,最夸张时有6个人同时在医院里陪伴,很容易产生矛盾。
我国每千名儿童的儿科医生数约为0.26,这意味着,每个儿科医生要照顾近4000名儿童,而在德国和美国,这一数字分别是300和400。
“儿科医生不是当前大多数医学院毕业生的首选志愿,主要有三个原因:工作量大、工作风险大、收入低。”首都儿科研究所所长罗毅说,“而一个医学院毕业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儿科医生,至少需要10年。”
在“以药养医”制度下,儿科医生收入偏低。“儿科的用药量按公斤体重来计算。一个‘小毛头’用一支先锋六号可以打3天,上、下午各注射一次,但如果是成人,一次就可以打6支。医院都是按收入减去成本,算科室的营利,然后再按一定比例给医生发奖金。儿科永远落后于任何成人科室。”上海医学博士杨文(化名)说。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郑珊曾说,几乎每个月都要讨论儿科医生提出的辞职申请,其他科室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流失率。
医患关系在儿科显得更加紧张。洪建国说,一个孩子生病,最夸张的时候有6个人同时在医院里陪伴。有时,孩子要打静脉针,因为胳膊细,护士扎了两针没扎进去,家长的手就扬起来了。
中国城市儿童平均生长发育水平接近西方发达国家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司长秦怀金昨日介绍当日发布的《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2012)》时表示,目前,中国城市儿童的平均生长发育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生长标准,接近西方发达国家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但同时也面临五大挑战:
一是儿童营养状况存在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农村地区儿童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约为城市地区的3至4倍,而贫困地区农村又为一般农村的2倍;二是农村地区儿童营养改善基础容易受到经济条件和突发事件的影响;三是2岁以下儿童贫血问题突出。2010年,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6到12月龄高达28.2%,13至24月龄为20.5%;四是流动、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亟待改善。2009年农村留守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约为非留守儿童的1.5倍;五是超重和肥胖问题逐步显现,不仅城市地区儿童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地区也逐渐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