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社会慈善很重要 保险完善更必要

2015-08-310次浏览
小新客服
现阶段很多患病大学生都要靠社会的资助或慈善机构的救助基金来获得治疗的资源。这是用一个有益的方式对患病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但是更重要的还是需要靠出台大学生大病救助政策,从国家层面保障危重病学生得到及时救助。这是我国医疗保险范围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012年12月6日,大连理工大学校友总会官方微博转发了一条微博:“我校一名贫困学生突发脑瘤,大笔的医疗费用让学生家庭身负巨债,希望热心校友能为我们的学生献一份爱心,让学生早日康复,重返校园!”发微博时,大工学子并没有想到,正是这条57个字的微博,促成了学生大病救助基金的成立。相关人士认为,此举对于救助那些患重病的贫困学子,具有示范意义。
河南籍贫困大学生突患重病
从大连理工大学获悉,微博中提到的贫困学生名叫杨赠琦,是大工建设工程学部2011级的一名在读本科生,来自河南商丘的贫困农村家庭。“杨赠琦为人很憨厚而且热心,我们都很喜欢他。”小杨的同学小宋说,在大家的印象里,小杨善良乐观,人缘不错。没想到,在2012年7月,小杨被确诊为脑胶质瘤,入院治疗。短短几个月时间,手术费、放疗费就花费了23万元,后期还有昂贵的检查费、药费等待着一家人。
杨赠琦的父母常年在杭州一小县城打工,其家庭状况本来就很贫苦,如今更是负债累累。孩子得病后,父母表示就算拼了命也要挽回儿子的生命,杨赠琦只有19岁,还有很多梦想都未来得及实现。
义工走寝劝捐救助患病学子
为了帮助患病的同学,替其父母分担一些。杨赠琦就读的建工学部2011学生党支部发出了捐款倡议。学部的自强社义工们手捧募捐箱,走进学生寝室,介绍杨赠琦的情况。同学们有的捐出五元十元,有的捐出五十元一百元,很多人都把平时存下来的零用钱全部投入爱心劝募箱中。经过努力,学生党支部共募得善款4万元。
但是对于动辄十万八万,甚至二三十万元的治疗所需费用来说,同学们的爱心只是杯水车薪,还需要发动更多的力量帮助杨赠琦。去年12月6日,大连理工大学校友总会官方微博转发了小杨同学的微博:“我校一名贫困学生突发脑瘤,大笔的医疗费用让学生家庭身负巨债,希望热心校友能为我们的学生献一份爱心,让学生早日康复,重返校园!”微博发出后,牵动了天南海北无数大工校友的心,校友们积极评论、转发、祝福,希望能够帮助杨赠琦早日康复,重返校园……这其中,就包括该校化工学院94届校友顾强。
发放8万元首笔救助善款
据介绍,顾强从大工毕业后,对母校的情况一直留心关注。微博上得知杨赠琦的遭遇后,顾强立即与大工的教育发展基金会取得联系,提出出资10万元设立学生大病救助基金的想法。他表示,可以将10万元分成两部分,一方面承担杨赠琦眼下急需的8万元医疗费,另一方面将剩余的2万元作为基金启动资金,汇聚更多校友力量,为贫困学生的大病救助贡献力量。他的想法得到学校方面的认同,就这样,大工学生大病救助基金成立了,其首笔善款就捐给杨赠琦。
几天前,顾强与大工教育发展基金会、建设工程学部有关人员同行,专程前往杭州看望杨赠琦。杨赠琦全家4口目前居住在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车库里,虽然身患重病,小杨依然乐观而顽强。小杨父母表示,为了救儿子,他们东挪西借,负债累累,这8万元可谓雪中送炭,给了儿子活下去的希望。
重病大学生救助需更多途径
生活中经常能听到大学生患重病却没钱治疗的消息,本报《晚报帮助》版面就曾报过多起。高校最为普遍的做法就是组织师生募捐,家属也往往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出求助信号。但对于像白血病、尿毒症、恶性肿瘤等重病的大学生而言,捐款无异于杯水车薪。调查发现,大学生之所以会遇到这些难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工作,无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与他们很少也不愿意参加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报销额度较低有关。
我市高校一位学生处负责人表示,如何救助像杨赠琦这样的贫困而又患病的大学生,是各高校共同面临的课题。大工建立学生大病救助基金的办法可行,是个有益的探索。与此同时,他认为,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应该由国家出台大学生大病救助政策,从国家层面保障危重病学生得到及时救助。“杨赠琦继续治疗还需要费用,希望好心的大连人帮帮他。”采访结束时,小杨的同学小宋说,“小杨是我们的同学,他生病让我们心痛,希望大家继续帮助他……”
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当遇到大病治疗问题时,考虑社会捐款救助或依靠慈善救助机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更重要的是国家需要出台有关大学生大病救助政策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