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盘点2011保险九大关键词

2012-05-220次浏览
小新客服
保险入市十年,银保新政让寿险公司“伤不起”,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变额年金等产品创新,疯狂的电销大战,新华保险上市……2011年,保险行业又走过了波折的一年。

2011年,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一年的保险九大关键词。

关键词1:入世十年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后WTO时代”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保险作为最早开放的行业之一,也走过了坎坷的十年。

十年间,外资公司表现出来的特点有:创新能力和意识比较强,特别是在渠道和产品开发方面,经营比较稳健等。对于外资进入所带来的最大影响,不仅仅是多了几家公司,而在于保险创新能力和意识的提升。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外资这十年的发展与当初人们的预期有些不一样,其优势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从2109 亿元增长到14527.97亿元,资产总额也从4591亿元增长到5.05万亿元,之前所担心的中资公司不堪一击的局面并未出现;相反,还因为更激烈的竞争、对西方发达市场做法的引入和模仿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人戏称,外资并非狼,而是羊。

关键词2:《社保法》实施

个人跨地区就业,其医保关系可转移接续;全职太太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生孩子也能报销医药费;用人单位拒不缴纳社保,社保机构有权申请对其查封甚至拍卖财产……我国首部《社会保险法》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意义和影响深远。

新《社保法》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基本保障的方方面面作出了规定,目标直指全面提高社会保险参与程度,提升社会保障力度。

关键词3:银保新政“后遗症”

2010年11月初,银监会叫停保险公司人员在银行网点驻点销售,并规定银行网点原则上只能与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并严格规定,在商业银行网点销售的保险产品,不得与储蓄存款、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混淆销售”。与此同时,保监会也加快了《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监管规定》的制订步伐。

进入2011年,这一“银保新政”对整个寿险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整个银保保费规模“降声一片”。

自2011年一季度以来,银保新规持续影响、新的会计准则带来的保费计算方式的变化、央行持续加息,同时2010年的保费基数又很大,所以2011年整个银保渠道保费增速放缓甚至开始出现普遍的负增长。

关键词4:分红险退保潮

2011年以来,寿险行业出现了一波不小的 “退保潮”。

据保监会发布的保费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寿险业实现保费收入7779亿元,同比下滑7%,退保率升至3.14%。根据国寿、平安、太保的三季报,三家上市险企前三季退保金合计达到379亿元,同比增幅超过50%。保险公司对此解释为“受市场环境变化及公司业务规模增长影响”及“升息影响”。

据了解,今年这次波及面比较大的退保潮,主要还是跟分红险在整个理财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下滑有关。分红险目前的综合收益率大约在4%左右,显然没有跑赢CPI。

另一方面,和银行理财产品、电子式储蓄国债等产品比较,分红险的收益率也不占优势。投资人觉得收益率不够有竞争力,特别是替代银行类储蓄产品的银保渠道销售的分红险,今年以来退保量比较大。

关键词5:变额年金上市

2011年5月10日,中国保监会正式发布《变额年金保险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开展变额年金保险试点的通知》,意味着保监会正式推行变额年金保险试点。

2011年6月,由金盛人寿推出的国内首款变额年金产品在京、沪、广、深四大城市开始试点,在欧美日市场热销的变额年金被正式引入中国市场。复杂的投资结构及配置原理,让市场对这款“洋保险”投来了好奇的目光。紧接着,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的相关变额年金产品也予以跟进,华泰人寿的相关变额年金产品也于2011年底获得了保监会的批准。

什么是变额年金产品?这一在海外成熟保险市场相当发达的产品,对于国内保险消费者而言,可能还比较陌生。中国保监会人身监管部主任梁涛曾表示,可以把变额年金简单理解为“具有最低保证、实行年金化支付的投连险”。

资料显示,2007年美国的变额年金保险保费收入为1700亿美元,约占年金保险市场的68.5%,占人身险市场的20%。

关键词6:电销大战白热化

2011年,无论是财产险尤其是车险行业,还是寿险行业,各家大大小小保险机构对于电话销售的争夺战可谓进入了白热化。

车险电销战的疯狂似乎已经无法被人类所“阻止”了。车险电销带来的高产能也不断凸显。平安、太平洋、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大地、天平车险等公司疯狂“厮杀”。

而进入2011年,寿险行业也开始争夺起这一新渠道。特别是银保新政实施后,寿险公司亦开始反思对银保渠道的过度依赖导致的后果,希望能更多寻求在新渠道方面的突破。电销成为新渠道建设的首选,并有望成为一些保险公司银保渠道的替代品。新兴的中小寿险公司难以在传统渠道与大型公司抗衡,但在新兴渠道方面险企可以集中资源快速进入,有效降低保单的获取成本,使销售更具针对性。而且大型险企也开始重视电销渠道的投入,中国人寿等大公司也纷纷开辟这一新渠道,并投入不少资源支持。

关键词7:意外险热销

2011年7月23日晚,甬温线上动车追尾,大地悲鸣,长歌当哭,逝去至亲的人们悲痛欲绝。在善后过程中,伤亡者将获得何种赔偿,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事后,意外险又掀起了一股热销。

可以说,意外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如今,各类意外风险如影随形。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我们建议,每个人还是先要靠自己,加强日常的意外保险保障,特别是在保额规划上,一定要足以覆盖生活中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8:投连险惨淡

2011年,资本市场一直处在寒冬,投资者也与市场一起遭遇冰封。当然,保险业也没能逃脱干系,投资型保险产品收益时高时低,起伏不定。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12月1日,除货币型账户外,市场上192只投连险账户中,146只处于亏损状态,亏损账户占全部投连险账户的76%。

据财汇数据,投资亏损最严重的是中国人寿旗下的国寿平衡增长账户,亏20.97%,太平人寿旗下的太平智选动力账户亏19.24%。

由于与资本市场高度连接,投连险可谓保险业中最能反映资本市场情况的晴雨表,也正因这个特性,它才一会儿被热捧,一会儿又被遗弃,命运多舛。

关键词9:新华保险上市

2011年12月15日、16日,新华保险相继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是国内首家以A+H方式同步上市的保险公司,并成为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保险“第四股”。

由于近期大盘表现疲软,于香港上市的多只新股连遭破发,新华保险12月15日登陆H股首日也未能逃脱破发的厄运。不过,12月16日新华保险A股收盘报价26.44元,上市首日涨幅达13.72%,两地上市首日表现呈现冰火两重天。

作为国内第三大寿险公司,新华人寿保险的上市具有保险“第二集团”上市的标杆意义。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