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到桥头不一定直
前几年,在湖州看到一则报道,说一位母亲好不容易给女儿积攒了6万多块钱,可是偶然一天,女儿被查出了严重的疾病,急需动手术。当医生告诉母亲需要6万多块钱手术费时,母亲背起女儿扭头就走。女儿趴在母亲的肩上,天真地问母亲,“妈妈,我们家里不是有钱吗?”母亲的回答令陈国平至今难忘。母亲说,如果这些钱给你治了病,那你以后读书怎么办?
许多人对保险都有种片面的认识,以为买保险就是用来保疾病意外的。其实,保险不光可以保障疾病和意外等风险,还可以保其他方面的风险。“没有计划或者计划不周全,也是种风险。”
许多人都知道未来一定时间要准备足够的钱,但仅限于知道,依旧没有计划,只是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临事就比较被动,就像上面这位母亲,如果她事先给女儿买了大病保险,每年的花费不会很多,但足以获得充分的保障。“保险就是急需的现金。”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往往不会去考虑缺钱的问题,别人也愿意借钱给你,等到你陷入逆境时最需要钱的时候,大家又往往都来要你还钱而不是借钱给你,“只有保险,才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钱。”
赚钱重要管钱更重要
从前有两个和尚,面对面住在甲乙两座山上,他们每天都要下山到小溪里挑水回寺院喝,时间一长,两个和尚就彼此熟识并结为好友。此后每天双方都会在固定的时间相聚在小溪边。
一晃到了第五个年头。这一天,甲山的和尚下山挑水,发现乙山的和尚没有“按时”来到小河边。起初他不以为然,想当然地认为对方肯定有什么事情给耽搁了。第二天,乙山和尚依旧未露面。他有点心急了,担心乙山和尚发生了什么意外,不过他还是沉住气拖到了第三天,结果乙山和尚仍然没有露面。甲山和尚当即撂掉担子跑到了乙山寺院里。
没想到乙山和尚正在院落里伸展拳脚,身体仍健壮如初。甲山和尚知道乙山跟他甲山一样,山上面都没有泉水,难道乙山和尚练成了“三天不喝水”的功夫?
乙山和尚告诉他,五年前,自己每天在挑水之余,总会抽一点时间挖井。三天前,那口井终于出水了,于是,他也就不用下山挑水了。
同样是做和尚挑水,一个和尚通过努力挖井,免除了每天下山之劳苦。而另一个和尚,虽然暂时还能下山挑水,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和身体的衰弱,以后能否天天下山挑水显然很成问题。
排除一个人的家境、背景和地域等因素,如果把一生时间作筹码,其实每个人获得成功、富有的机会都是相同的,每个人工作不可谓不努力,可是最后的结果却相差很大,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对钱的掌控有所不同。
乙山和尚通过平时的点滴努力,为自己多开辟了一条“财源”,可是,大多数民众的理财方式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节衣缩食、日积月累、收入简单相加”这个层面。统计发现,我国绝大多数家庭,95%的收入来自于工资,只有5%的收入来源于投资,而在美国,工资和投资收入比基本上在50%:50%的水平。
会赚钱固然重要,但会管钱更重要。亚洲首富李嘉诚就公开表示:“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家人买了充足的人寿保险。”这些人寿保险,就是李嘉诚给自己和家人挖的那口井。
谁在往口袋里装钱?
资产负债是公司财务会计方面的术语,但在家庭理财方面,借助于资产负债的定义,我们可以廓清很多原来模糊的认识。
在家庭理财方面,资产项目包括我们的工作能力、知识、蓝筹股票、基金和投资型的寿险,也就是说,只要能往我口袋里装钱的东西,就是资产。负债项目则包括汽车消费、房屋按揭、借钱治病、子女抚养等。许多人也许会认为汽车是我们的资产,可是每个月的油费、停车费、维修费,哪一样不要我们拿出钱来呢?凡是从口袋里不断拿走钱的项目,就算负债。
理财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理财,创造更多的资产,控制乃至缩减负债项目,从而保证家庭财务结构的稳定并使家庭财产增值。但是收入怎么花,却是区别很大。
根据相关保险法律法规,个人的保险财产可以免交遗产税,即使个人破产,保险理赔金额也不会被执行给债务人。因此一般的保险产品除了保障功能,都具有保全资产、规划遗产的重要功能。而新华人寿新近推出的“财智人生”保险,除了满足上述功能之外,还能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理财空间,提供健康教育、抵御通胀和养老保障的功能。
如果小孩刚出生就给他买这个保险,那么等到小孩读高中、大学时,父母亲就可以通过缩减保额来获取部分子女教育金,而不用购买专门的教育金金保险。而一旦被保险人在未来得了大病,也可以通过减少保额来获得治疗疾病所需的现金,从而免除未来同类疾病无法获得保险的困境。相比较,客户如果买了一般的疾病保险,万一被保险人得了某种疾病,保险公司在支付赔偿金之外,一般都将拒绝再为客户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等到未来养老,被保险人也完全可以通过保单减保部分变现或者全部变现获得相当丰厚的资金用于养老,如被保险人60周岁通过保单减保部分变现或者全部变现大约可获得七八十万元的养老金,真可谓“老而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