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方和卖方,这两个资本市场不同的角色,其间的转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可逾越。
日前,保监会在闭门会上透露,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创新试点即将重新开闸。这一消息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无疑是个利好。试点的开闸,意味着保险资管公司可以发行产品、以卖方的身份进入资产管理市场。而在此之前,保险资管公司更多的只是扮演买方的角色。
十多家保险资管公司磨刀霍霍,阳谋各自眼中的第三方业务。据了解,除依托现有资源开发资管产品之外,华泰、光大永明等保险资管公司亦已经瞄上了类资金池业务,目前正在与银行进行合作接触。
第三方业务初体验
随着总资产和投资渠道的扩大,保险资金事实上已成为市场的主要买方,其对金融及资本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只有成为市场上的最大买方,人家才会请你喝咖啡,成为座上宾。”某保险监管人士如是说。
但是,在大资产管理的新格局之下,保险机构显然不能止步于买方,而是更多地向卖方的角色转型。转型的先决条件是,保险资管公司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否则第三方业务形同“纸上谈兵”。
“同样是资管机构,我们与券商、基金、信托相比,最不像资管。”某保险资管公司内部人员自嘲说,因为没有产品,保险资管公司更像是集团公司的资金管家,很多时候,只是扮演着单一的买方通道角色。“比如,替集团公司或同业中小保险公司买股票、买基金。”
事实上,保险资管公司在第三方的道路上有过尝试。据知情人士透露,2006年,保监会获准华泰、人保、太保、泰康等四家保险资管相继开展了7只创新产品试点。其中,华泰发行4只(已有1只于2008年末终止),泰康、人保、太保各发行1只。产品类型上,开放式产品6只、封闭式产品1只。
上述人士透露说,试点的首批产品多数是“打新股”产品,彼时牛市时,收益率非常高。来自监管的内部统计数据亦显示,截至2012年10月,这批存续的5只开放式产品总规模约110亿元,存续期间单只产品规模最大的约82亿元,累积净值增长率最高的约62%;1只封闭式产品的存续规模约290亿元。
不过,由于缺少专门的制度规范,后续产品试点推进便处于停滞。据知情人士透露,2007年之后,包括平安等多家保险资管公司都相继递交了试点申请,但保监会无一批复。
时隔六年之后,保监会再开闸口。即将出炉的新政将允许保险资管公司向保险机构等法人机构发行“一对多”集合类资管产品、“一对一”定向资管产品。
很多保险资管人士更愿意将此看成是未来进军公募基金业务前的一次试水。“证监会拟允许券商保险资管等开展公募业务,我们先面向机构发行产品练练手,积累经验后,再面向公众。”
作为进军公募业务的第一步,人保资产管理公司率先于本月初被基金业协会吸纳为首批资管类特别会员之一。据知情人士透露,下一批名单中将有平安等若干保险资管公司。
觊觎类资金池业务
并不是所有的保险资管公司都适应角色的转变。不同规模的公司,对于第三方业务的开闸,表现出不尽相同的态度。
对于华泰、光大永明等非大型保险系资管来说,由于母公司资金盘子并不算大,因此,开拓第三方业务乃形势使然。
据了解,他们计划通过“类资金池业务”作为切入口,进军第三方市场。“这类业务收益率比较稳定,适合长期做。目前,我们正在与银行进行合作商谈。待明确后,再向保监会申报产品。”其中一家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说。
不同于中小保险资管的积极,几家规模较大的保险资管则表现出相对谨慎的姿态。一家大型保险资管公司人士认为,目前还处于新政消化阶段。“短时间内,我们仍然是围绕现有资产类别,依托现有资源来开发产品,不会发行很创新的产品,比如房地产相关产品等。”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资管藩篱已被击破的大背景下,进军第三方市场,将是各资管主体延续活力的大势所趋。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除部分保险资管理念尚未转变过来之外,人才储备亦还没有完全跟上。“目前保险资管已经有很多擅长于股票和基金方面的投资人才,但今后面向第三方发行的产品,结构更复杂、形式更多样、涉及面更广,显然需要不断补充更多更专业的复合型投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