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保险与财富的关系

2012-03-162次浏览
小新客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收入都有所提高,并且还有了积蓄。面对自己的收入积蓄很多人就开始思考是不是要进行理财。有些人选择保险的方式,那么保险和财富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从一般概念上看,保险主要用于抵御个别风险。如果不乘飞机旅行,便不需要购买航空险;没有车,便不需要加入车险。这些只是保险的狭隘概念。早在14世纪,这种防范个别风险的行为已经出现。意大利商人通过一纸合约,对海上运输出现的飓风、海盗、沉船等意外事件带来的财产损失进行保障。

实际上,保险功能不仅用于防范可能出现的极端灾难。广义概念下,保险就是保障,是对太平盛世、康乐民生、安逸生活的保障。人类为了生存,在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灾害斗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以积累抵御天灾人祸的方法,这便是广义概念保险。古往今来,中国人历来注重未雨而绸缪,积累渡难关,从春秋时期的“耕三余一”到朱元璋的“广积粮”,再到现代的“备战备荒”无不体现风险意识和积累理念。

对于一个国家,抵御风险可以借助政府职能,动员人民齐心协力发展生产,加强储备。对于一个家庭,不可能像国家那样,以举国之力应对灾难。因为个人财力有限,劳动收入用于衣食住行后很难再建一套保障体系。比如人们不会为了抵御水灾在异地另购一套房子。于是广义概念下防范不测的重任转向狭义概念的商业保险。通过保险公司保一方平安,以一纸合约锁定意外损失,变不测风云为事先有知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理论上讲,任何风险都无法确定,但风险的出现存在着内在规律。这便是保险业借以开展业务的“大数法则”。以交通事故为例,驾车肇事无法预知,但加入保险可锁定事故风险。比如100个人加入交通事故险,每人每年交500元,一年中只有一起事故发生,简单推算事故受害者的理论赔偿额最高可达5万元。支出500元,出了事故获赔数万元,对投保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于是以小量资金加入商业保险,成了现代人保障生活祥和平稳的基本手段之一。

众所周知,财富积累过程中人们需要采用金字塔模式,必须在底部即基础部分放置保险产品。如果没有得体的保险,财产再多,都可能毁于一旦。比如一套装修精美,面积达150平方米的房子,看似价值好几十乃至上百万,可是没有保险,如果失火,顷刻便灰飞烟灭,说消失便消失。若有保险,情况则截然不同。尤其是财产保险,可以补偿全部保额损失。从唯物主义角度看,不测风云是人生一个组成部分,谁也无法抗拒。每当遇险,不但使人心灵和身体受到巨大创伤,还将折损财富,因此保险和财富的关系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有人会说,已经存了足够的钱,不需要保险。诚然,财力雄厚,积累殷实是抵御风险的最佳保证,但完全借助个人能力抵御不测非常浪费。其一,人说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一纸保险合约可以锁定的责任,何必动用巨额资金。把巨额资金放置在一边等待风云变化,无异于守株待兔,不但愚蠢,更有悖财富管理。其二,以小额支出购买保险给更多财富保驾护航,一旦出现风险,保险公司承担支付义务,主要财产则秋毫无犯。其三,很多风险对财产杀伤力很大,属多数人无力承担之重。勉强承担者,灾难过后便一贫如洗,何故坚持自保,不借助外力?再者,不少保险产品本身就是积累。在财力和年龄允许的前提下,以不降低即期生活水平为前提,利用商业养老保险,以小额保费日积月累,可给未来提供充足保障。迟暮之年躺在保险上,安心享受劳动成果,岂不快哉。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建立个人保障体系,就是为避免万一设置保险基金。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保险基金指全社会后备基金体系,包括国家税收、个人退休养老、健康医疗保险金的交款。对于个人,保险基金就是应急资金和保险支出。其中应急资金应该秉持个人财产金字塔所描述的概念,最少放置相当家庭三个月支出的现金或流动性极强的等值金融资产,用于支付按揭、水电煤气、日常吃饭穿衣。除此之外,个人保障基金便是保险合约。投资理财过程中,必须培养保险意识,依赖保险公司巩固财富基础。另外,加入保险后,如果没有逢凶遇难,万万不能有吃亏的感觉。怕吃亏而不买保险贻害万千,难道为了赔偿,甘愿以身试险不成?难道保险的初衷不是为了平平安安?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