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险企业绩增速放缓或同比下降,内地保险市场增长乏力进一步被验证。
3月中旬,摩根大通在香港市场上增持外资险企股票而减持中资险企,这代表了不少外资机构对内地保险业的看法。
减持太保增持友邦
早在今年2月28日,中国人寿发布业绩预警称2012年净利润将下降40%,引起市场对内地保险业不济的担忧。
3月14日,就在另一保险巨头太保发布业绩前的一个多星期,港交所资料显示太保主要H股股东摩根大通减持596.34万股太保H股,套现约1.56亿港元。
另一个H股股东贝莱德也在3月8日至3月15日累计减持2721.45万股太保H股,套现约7.3亿港元。虽然3月19日摩根大通趁太保股价较低时“抄底”,增持353.14万股,但成交量仍比不上3月14日减持量。
3月25日中国太保2012年报出炉,该公司净利润下降38.9%,股价接连两日受压。值得注意的是,减持太保次日(3月15日),摩根大通又在港股市场大手笔增持友邦保险2736.31万股,耗资约9.45亿港元。
证券时报记者发现,虽然太保和友邦同为保险股,但外资险企友邦更受摩根大通青睐。太保的业务主要在中国内地,而友邦的业务则遍布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韩国等地,其中,中国内地业务收入占比不到10%。有业内人士认为,摩根大通之所以有上述动作,可能是因为该公司更看好其他地区保险市场的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就以上疑问采访了摩根大通相关部门,但该公司对此不予置评。
实际上,去年以来就有不少外资机构对内地保险业持谨慎态度。2012年年底,标普将中国人寿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另一评级机构惠誉则称,中国的寿险公司将面临新投资渠道带来的新风险。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2月底友邦保险公告,该公司2012年净利润大幅增长89%。业绩公布后,该公司股价创出新高,花旗、瑞银、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行纷纷调高友邦的目标价,并给予“买入”、“增持”等正面评级。
短期调整长期看好
对于摩根大通的减持行为是否代表其看空内地保险业,惠誉亚太区保险团队董事黄佳琪表示,影响外资机构增、减持保险股的主要因素是对险企的投资能否产生有效率的回报。
黄佳琪称,从目前情况看,外资机构要从中国保险业的投资上获利,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方面是内地保险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是目前中资险企产品单一,导致盈利增长乏力。
黄佳琪表示,包括友邦在内的外资险企在内地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它们在华业务仍处在扩张期,还要面对中资险企的强大竞争。
券商分析师并非一味看空中资保险股,长城证券保险业分析师黄飙表示,今年保险股存在两个上涨的正面因素:一是延税型养老保险政策试点落地;二是股市、债市上涨带来的保险投资收益进一步提升。
黄佳琪还表示,由于城镇化发展将带动保险业需求,业内长期看好中国保险市场,但目前行业正处在调整产品结构、偿付能力受压的阶段,预计2013年仍不会有很高的增长空间。
更多资讯请关注新一站保险网http://www.xy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