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欠发达地区涉外经济呈现出了快速发展势头。为适应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和拓展业务,各地保险公司也申请开办了外汇保险业务。但从调查情况看,与对外贸易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不同,欠发达地区外汇保险业务开展却不尽如人意。以中原某市为例,辖区中保财险公司自2003年10月取得经营保险外汇业务资格以来,除2004年保费收入只有242美元,近几年的外汇保险收入均为零。
欠发达地区外汇保险开展缓慢原因
企业利润率较低,涉外企业投保积极性不高。从欠发达地区涉外经济情况看,中小型企业占据出口企业的绝大多数,这些企业大部分出口商品呈现出产品质量低、附加值不高的特性,企业出口利润率较低。尤其是在汇改后,在生产成本提高、人民币持续升值和海运费增加的背境下,再加上大部分企业在国际市场缺乏定价权,欠发达地区企业出口利润十分微薄。特别是一些纺织品和资源类产品出口企业,企业的出口有时处于保本甚至亏损状态,在这种形势下,为减少费用支出,进出口企业大都不愿再行投保。
结算方式的转变,也对外汇保险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汇改前,由于人民币汇率较为稳定,为了确保货款安全收回,绝大部分出口企业选择信用证或托收的结算方式,这两种结算方式要求出口企业必须提供保单。而汇改后,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为加快货款回款速度,减少汇兑损失,不少出口企业采取了电汇或信汇的结算方式,这两种结算方式占比不断提高。如去年上半年,在对辖区出口企业调查中发现,汇改前,采取信用证和托收结算方式的占80%,而汇改后,出口企业70%以上的结算采取了电汇方式。电汇和信汇结算方式不要求出口企业必须提供保单,为了降低费用,一些企业在出口时就不再投保。
普通外汇保险存在的先天性不足,制约了外汇保险业务的开展。从保险费率上看,普通外汇保险一般在2%。以上,而政策性保险如出口信用保险平均费率在1%。左右,且投保企业在年底能够享受40%的保费返还。从保险责任上看,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责任包括商业风险及政治风险,而普通外汇保险主要针对商业风险。从功能上看,出口信用保险能够强化出口的真实性,减少出口企业收汇风险,而商业保险无此功能。出口企业通过将保单权益转让给银行,从银行获取一定额度的贷款,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出口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出口信用保险的上述诸多优点,导致出口企业在需要进行投保时,纷纷选择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欠发达地区保险公司竞争力不强,外汇保险业务外流。从调查情况看,对一些大型出口企业保险业务,省会城市的保险公司一般都亲自到这些出口企业进行营销,由于省会城市的保险公司在人才、费率等方面具有优势,这些大型出口企业的保险业务一般都被省会城市保险公司拉走,欠发达地区保险公司大多只能揽到一些中小型进出口企业的保险业务。再加上欠发达地区保险公司缺乏经营保险外汇业务的专门人才,对保险外汇管理的政策不甚了解,担心在经营外汇业务时造成风险,对拓展外汇保险业务的主动性不够。另外,欠发达地区单笔保单金额小,费率低,净保费收入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公司业务开拓积极性。
对策及建议
保险要加快产品创新,丰富保险品种,努力提供符合本地实际的保险产品。从调查情况看,进出口企业确实存在投保需求,但现在的关键是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并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的需要。因此,保险公司加大对外汇保险市场调研力度,充分了解外汇保险客户需求及市场发展潜力,针对不同的保险对象、不同的销售渠道设计不同的险种,满足客户多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要。另外,保险公司也应借鉴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功的做法,积极与合作银行推出融资业务,为自身开拓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欠发达地区保险公司应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为本地涉外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与外地保险公司相比,本地保险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服务便利和及时,为此,欠发达地区的保险公司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以优质的服务来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和开拓市场。一是加强现有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保险公司服务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二是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全方位地把握外汇保险业务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外汇涉险企业的信息,有针对性地提供保险服务。三是简化理赔手续,扩大服务范围,延伸服务链条,提高服务的便利性。
保险公司应加强营销和宣传,提高企业投保意识。随着对外贸易量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交往的深入,进出口企业在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润的同时,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从保险理论上看,保险事故虽然是一种小概率事件,而一旦发生,对单个企业来说,就是一种大概率事件。保险公司要通过积极主动的上门营销和宣传,让企业明白做好风险防范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进出口企业积极参与外汇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