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保险保障基金六年共投资收益90亿 正探寻出路

2015-07-050次浏览
小新客服
  本报了解到,在北京举行的2014中国保险行业年度峰会上,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总裁任建国称,保险保障基金余额已经从2008年的150亿元增长到550多亿元,累计实现的收益近90亿元,近三年的投资收益率则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他也透露,保险保障基金正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适当拓宽经营性投资渠道,同时借助专业投资力量,提升资金的效率和市场参与度。保险保障基金作为中国保险业由所有保险公司提取的应对行业巨额赔款或险企破产清算的后备基金,其投资范围一直仅限于存款、票据和债券三大类,既无法投资股市,也无法认购基金,更不能投资不动产,过低的收益率已经无法满足保险保障基金的增资需求...
当外界一直把目光投向保险资金的投资运作时,另外一只长线基金在过去的六年里正以超常规模的速度膨胀,但受限于政策的规定,该基金目前仍然无法与保险资金一样,在多领域进行投资增值。

  11月1日,一向低调且少为人关注的保险保障基金向外界公布了其六年来运作成绩,本报了解到,在北京举行的2014中国保险行业年度峰会上,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总裁任建国称,保险保障基金余额已经从2008年的150亿元增长到550多亿元,累计实现的收益近90亿元,近三年的投资收益率则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他也透露,保险保障基金正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适当拓宽经营性投资渠道,同时借助专业投资力量,提升资金的效率和市场参与度。

  保险保障基金作为中国保险业由所有保险公司提取的应对行业巨额赔款或险企破产清算的后备基金,其投资范围一直仅限于存款、票据和债券三大类,既无法投资股市,也无法认购基金,更不能投资不动产,过低的收益率已经无法满足保险保障基金的增资需求。

  两度出手“救”险企

  在2008年和2012年,保监会就两度动用保险保障基金,接管新华人寿股权和中华保险股权,尤其是在接管新华人寿股权时,曾大赚12亿。

  彼时,新华人寿因关国亮挪用保费事件,由保险保障基金总共动用29亿元价格持股新华人寿4.6亿股,后来随着新华人寿推进上市,中央汇金公司以8.7元/股的价格受让保险保障基金持有的所有股权,作价40多亿元,这一进一出,让保险保障基金获益匪浅。

  “当时保险保障基金进行新华人寿的股权接管只是权宜之计,保险保障基金设立的初衷是补偿被保险人损失,而非对保险公司进行救助,后来保险保障基金有限公司成立之后,保险保障基金回归本位,而作为金融投资公司的汇金公司承担此责任在意料之中。”上海一家大型保险资管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不过,相比新华人寿后来两地上市、保险保障基金顺利退出,对于接手中华保险股权,在业内人士看来,实是该基金的无奈之举。

  这位保险资管负责人分析称,中华保险前几年因为粗放式经营陷入巨亏,几乎濒临破产,也一度进行长达数年的引进战略投资者事宜,其中还有保监会的牵线搭桥,希望能吸引一些境外的大型保险巨头,但都数度无功,最后不得不由保险保障基金出面,对其进行60亿元的增资,使得其持股权比例一度高达91%。

  到了2013年1月,中华保险引入战略投资者一事终于有了突破,国内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东方资产以发债形式融资78亿元,投入中华保险,并对此进行增资,让中华保险的注册资本从最初的仅有15亿元一跃而至150亿元,由此东方资产成为中华保险第一大股东,保险保障基金退居第二,持股比例降到40%左右。

  “问题是,保险保障基金从中华保险身上退出可能不会像之前的新华人寿那么容易,因为新华人寿在保险保障基金入主之前自身经营没有问题,所以它能够得以快速上市。而中华保险则在过去多年的经营中亏损近百亿,虽然这两年中华保险连续实现盈利,但是想要抹平之前的亏损窟窿,还需要一两年时间。这就意味着保险保障基金在持有中华保险股权的时间表上,要比之前的更长。当然持有的时间越长,保险保障基金能够实现的投资回报也会越多。”复旦大学保险精算博士汪涛指出。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保障基金的两次出手“救”险企,可以让其自身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但是这决非长久之计也并非保险保障基金成立的初衷。通过更市场化的运作让这高达550亿资金现金流活起来,也需要突破一些政策的限制。

  委托投资正当时

  可以预料的是,虽然目前保险保障基金只有五百多亿的额度,但是其每年增资的速度不可谓不快,从150亿到550亿也仅用了五年多时间,有专家预测保险保障基金未来可能突破千亿甚至达到万亿级别。而记者也了解到,目前保险保障基金已经选取了包括平安、国寿、太保、泰康、太平、华泰、人保七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委托投资方。

  2011年和2012年,保险保障基金分别挑选了上述七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委托投资方,并且开立了七个投资账户。但是按照现行相关规定,保险保障基金的资金运用仍仅限于投资国债、金融债、银行存款等固定收益品种。

  “保险保障基金的规模,是随着国内保险业总资产的规模一起增长的,按照保险法的规定,各类不同的险种提取的保险保障基金从0.05%-1%不等。”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许谨良指出,“而从保险公司层面,每年保险公司当从其保费收入中提取0.8%作为保险保障基金,该项基金提取金额达到保险公司总资产的10%时可停止提取。若以目前保险业总资产已经突破十万亿的规模论,其10%就要达到一万亿,现在保险保障基金的规模还只有保险业总资产规模的0.5%,因此未来可以提取的比例还有很大的空间,国内保险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对保险保障基金拓宽投资范围,提高资金使用率,可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到去年底,保险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能够跑赢行业平均水平,主要还是依靠银行存款利率的高企和债权市场收益率的攀升。但是从今年开始,市场已经看到,银行间市场的资金利率已经开始下行,未来还有降息的空间,固定债券的收益率也不及以往。保险保障基金仍然靠着三类固定收益实现稳健增值,就不太可能。”最早受托保险保障基金的平安资管一位匿名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在他看来,作为受托投资方,保险保障基金现在的投资渠道也就那些,即使再有心,也不可能突破政策限制去做一些股票或者债权类项目的投资。

  任建国也坦言,债券投资所要求的发行主体和信用等级比较高,范围比较窄,并不利于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公司正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适当拓宽经营性投资渠道,以便能够在利率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投资组合策略,同时借助专业投资力量,提升资金的效率和市场参与度。同时,他提出,保险保障基金将在条件成熟时考虑实施风险费率。按保险公司的风险水平,确定保障基金的费率。根据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保险保障基金未来最大的看点,无疑是能否打破政策限制,允许其一定比例的资金可以认购基金和直投股市。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