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拓宽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渠道。对此,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近日表示,保监会正在探索险资如何支持实体经济,比如PPP是个渠道。险资投资PPP的关键是地方政府要把PPP交易结构设计好,只要符合国家利益的都能做。
长江养老保险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险资参与PPP项目是风险和收益十分匹配的融资渠道,因为PPP大多是基础设施类项目,期限较长,而险资也是长期资金,并且投资收益以稳定和长期为主,因此,险资与PPP在资金和投向上十分匹配。但目前来看,虽然不同的PPP项目有不同的交易结构,但是在PPP的制度设计中,包括权责如何分配,长期的收益如何保障,在未来需要进一步明确和改进。
近年来,保监会积极拓宽保险资金扶持实体经济的渠道。目前已有保险机构投资PPP,如参与振兴粤东西北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但实际上,从政策放开以来,险资参与PPP仍保持谨慎态度。对此,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内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险资必须要有增信,但PPP项目本质上就是风险收益共担,不允许有兜底,因此,险资扶持实体经济渠道有望进一步拓宽 专家建议完善PPP制度,导致有些项目都谈不拢。”
“拓宽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渠道”是首次被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保险资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实体经济长期资金的重要提供者。
在俞平康看来,险资扶持实体经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保险作为整个金融系统的一部分,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中,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如不考虑保险投资等因素,单从传统意义的角度来看,保险对于实体经济来说主要起到“平滑”的作用,使得整个社会的福利和效用最大化,这也是保险最本质的作用,有利于整个社会进行中长期生产活动的规划。
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保险行业实现了迅猛的发展,规模增长飞速,险资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在扶持实体经济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