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保监局公布“2013年上半年上海保险市场情况”。统计显示,今年1—6月,按照新会计准则口径计算,上海地区保险市场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57.6亿元,同比下降1.40%,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62.93亿元,同比增长11.34%;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94.67亿元,同比下降7.26%。上海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受到宏观经济整体处于“弱复苏”阶段、市场需求不足、流动性逐渐趋紧、投资收益低下等内外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上半年上海地区保险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增速放缓。
“投资类保险产品”逆袭寿险市场从财产保险市场情况看,上半年上海地区车险增长平稳,增幅13.08%,略慢于全国平均水平。非车险保费总体增幅明显放缓,增长较快的险种主要有:企财险、责任险、意外险、健康险和农业保险,增幅分别达11.4%、18.12%、23.26%、48.87%和32.28%。增速明显放慢、甚至负增长的险种主要有:货运险、信用保险、工程保险、保证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增速分别为0.34%、1.64%、5.52%、-23.12%和-12.36%。船舶险虽增速不快,只有6.32%,但全国船舶险出现2.49%的负增长。在大多数险种增幅低于全国的情况下,船舶保险增幅高于全国,继续体现了航运保险中心的聚集效应。
从人寿保险市场情况看,整个市场同比下降6.27%,无论个人业务还是团险业务都出现负增长,从渠道看,主要是银邮渠道保费同比出现负增长,从险种看,主要是分红型产品出现负增长,普通型产品仍有一定的增长。虽然从新口径统计,寿险公司出现负增长,但从老口径统计,上海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65.44亿元,增长10.06%。
上海保监局人身保险监管处负责人表示,寿险保费收入之所以大幅下滑,主要源于“投资类保险产品”的逆袭。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分红险成为各家寿险公司主流产品,但今年以来,不计入保费收入的万能险和投连险业务激增。
数据显示,1—5月,上海地区不计入保费收入的万能险业务达99.67亿元,同比翻番;不计入保费收入的投连险业务9.02亿元,同比增长37.01%。1—5月,上海地区寿险公司不计入保费收入的业务共计120亿元,已占寿险公司业务总收入的1/3。这类产品以资产挂钩型产品为主,属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类似产品,主要在银邮代理渠道销售。
“根据我们统计,今年上半年上海人身险市场有向万能险的短期品种方向发展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市场的需求使然,因为万能险相对分红险结算利率更透明,且是按月结算,较分红险结算周期更短。二是因为银邮渠道对此类产品的推动力度较强。另外,行业在这方面也在进行一些探索。一些保险公司认为3年期或5年期险种不能很好避免利率拐点的影响,而1—2年期产品相对而言更清晰,在资产期限匹配方面也更方便。”上述负责人指出。
保险服务民生成亮点尽管行业整体不景气,但保险在服务城市安全管理、保障农业生产、服务民生、刺激消费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上海市场最瞩目的亮点。
统计表明,1—5月,上海地区健康险、意外险、责任险、农险等业务保费收入呈现出与市场整体不同的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27.78亿元,同比增长23.56%;意外险保费收入12.79亿元,同比增长26.89%;责任险保费收入9.51亿元,同比增长18.12%,尤其是产品责任险保费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30.17%;农险保费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32.28%。
上海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民生相关保障类业务增长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意外健康保险快速增长。以华泰财险公司为代表的网络销售的产品性价比高,赢得消费者青睐;上海市民的出境旅游热,大幅撬动以美亚保险公司为代表的旅游意外保险的快速发展;以大地、太平财险为代表的保险公司与境外医疗保险机构合作,带动上海高端医疗保险的需求。
二是责任保险得到较好的发展。瘦肉精保险、老字号食品企业保险、农村聚餐安全保险、冷冻鸡食品安全保险等多个食品安全相关责任保险得到发展,油污责任保险、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建筑工程质量保险等多个与城市安全管理相关的险种也在大力推进中。
三是养老、健康、农业、社会安全管理等敏感民生问题被日益重视。奉贤、嘉定等区推出民生保险,在原来的社区综合保险的基础上,保险责任有了新的扩展。安信农业保险公司推出与过去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良性互补的“金手杖-养老机构住养人员意外保险”卡式业务。积极贯彻落实《农业保险条例》,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
此外,上海保监局会同市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推动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全面推广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保险,探索建立住宅工程质量保证保险机制、食品安全保险、医疗责任保险等与社会管理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紧密相关的险种,大力推动发展高端医疗、健康养老、大病医疗及长期护理保险,及时做好重大事故的理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