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保险 并非越多越好

2014-08-123次浏览
小新客服
问:是不是教的保险品种越多越好答:买保险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全面组合设计,当出现什么问题各个险种就会发挥作用<br />问:保险是扣得越多越好吗答:保险是意外情况才支付的,保险公司不会做赔钱的生意,他们希望你买越多越好!但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及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一买就不打算退的那种,否则就会损失很大,就不停往里面注钱<br />

商业保险进入新中国,不过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虽然越来越多保险公司成立,保险知识也日益普及,但保险观念的深入人心依然任重道远。

在日常与形形色色的从业人员、保险消费者打交道中,固然看到不少对保险不相信、不愿了解的人,但偶尔也会遇到几个非常信赖保险、不买个保险就不放心的人。其实,很多问题都讲究一个适度,保险亦是如此,并非越多越好。

先说最近听说的一个案例。一对临近退休的中年夫妇,有一套市值90万元的房产(无房贷),另有多年积蓄90万元存款。这对夫妇寻找专家进行理财规划,被理财师建议夫妇俩各购买终身寿险10万元+附加重大疾病险10万元+附加意外伤害险10万元+附加意外伤害医疗险1万元——对此专家还有一番说辞,说他们夫妇俩虽然年纪较大投保寿险费用相当高,但保费越高说明相关风险发生的概率越高,因此反而越具有投保的必要性。

姑且不论后半部分关于风险与保费关系的论点,即使是推荐这对临近退休的夫妇购买10万元寿险+意外险的方案,就颇有“过犹不及”的味道了。

为什么要买保险?相信很多人会说要防范意外风险。咋一听,这句话似乎很有道理,但细细思量,却疑问多多。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意外之所以被称为意外,就在于其不可预测性,当然也就难以预防。当然,某些行为一定程度上可以在概率论的层面防范风险,比如安全驾驶的确可以降低交通意外的概率——但显然,买一份保险,无论是从何种角度来看,都是不可能防范意外的。

那么,买保险到底防范的是什么呢?其实我们真正防范的是“意外之后”——当然,并非所有的“意外之后”保险都力所能及,比如意外对当事人极其家属的精神影响等,是保险理赔无能为力解决的问题——必定很多事情不是金钱能够解决的。是的,保险对于意外对于风险,能够防范的只是随之带来的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

当然,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是两回事。所谓风险(risk),按照《牛津高阶双解辞典》的解释,是面临损失、伤害等的可能性;而危机(crisis)则是极大困难时期,往往是生命、疾病、历史等的决定性时刻。很简单的例子,对一个月入1万元的白领而言,因为意外骨折导致住院花去2000元医疗费,这无疑是财务风险,但绝对算不上财务危机。毕竟2000元的医疗费,还不到一周的收入,即使算上误工等因素,也在其承受范围之内。但同样是这个月入1万元却大手大脚花钱积蓄不过3万元的白领而言,突然罹患恶疾,保守估计相关治疗费用可能要十几二十万元的话,那显然就是一场巨大的财务危机了——恶疾不但会导致无法继续工作从而丧失每月1万元的收入,而且现有积蓄也不足以进行足够的治疗。

显然,买保险,最重要的是防范财务危机,因为危机意味着个人无法承受,不靠保险的话恐怕也难有第二条出路,所以在防范危机时,首先强调的就是保障充足,避免最坏情况。至于普通的财务风险,买保险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买与不买并无一定,这时候就要考虑保险的性价比,再作定夺了。

现在,就让我们回到上面的例子中去。对于一对有90万元自有物业外加90万元银行存款的夫妇而言,过世、伤残、疾病这些意外固然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但是恐怕不会给他们带来“财务危机”,毕竟仅90万元的存款就足以保证他们以相当不错的生活水准一直生活下去,也足以应对伤残、疾病可能需要的医疗、护理费用——就此而言,他们其实并无购买保险防范财务危机的需要。

当然,危机无需防范,风险仍需考虑。但问题就在于,年纪上去了,尤其是临近退休的话,保费可是陡增的。此前专家给出的方案,即使采用20-30年的期交模式,人均年保费也要在4000元左右,对这对夫妇而言则意味着至少连续20年每年8000元左右的开支,累计保费至少为16万元,而所获得不过是至多20万元的寿险(保证回报)+20万元重大疾病(可能回报)+20万元的意外保障(可能回报)和2万意外伤害医疗保障(可能回报)。这样的选择你觉得性价比高吗?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