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期间,不少人都选择利用假期做个全面的身体检查,没病当然最好,万一身体状况发生变化,正好也给手上的保单做个“体检”,看看是否需要增添一些保险项目来预防风险
买过保险,并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尤其国庆节前在保险涨价传闻下,盲目搭乘旧保单“末班车”的投保人,在节后为所持有的保单做一次“体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时做出调整很有必要。
“时效”检查:保单是否按时缴费?
王先生曾投保了一份保险,由于搬家后与保险公司中断联系,未能及时续保,从而导致保险合同失效。“前段时间,听说新《保险法》将要实施,我到保险公司了解以前所买的保险是否发生变化,却被告知原有的保单已失效,不能再续保,需要进行重新核保。如此一来,手续麻烦不说,还要补缴利息,最后我只好选择退保。但退保后才发现,第一次缴纳的7000余元保费,并不能完全退回,自己拿到手的只有4000多元。这样既不得不中断了原有的保障需求,还遭受了不小的损失,真是得不偿失!”
对于王先生的遭遇,保险专家表示,许多人买了保险后往往束之高阁,不出险就不加以理会。其实,一份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的保单,无论意外保障、健康保障还是养老保障,都必须是有效的。卡式保单需要激活、期缴保单需及时缴费,才能保持保单有效发挥作用。因此,投保人要想保持保单有效,需注意60天的保单缴费宽限期。在段时间里,投保人及时缴纳保费,保单继续有效。超过缴费期,保单失效后要求复效的,投保人须在2年内申请,但复效时保险公司可能要求被保险人重新体检,一旦有其他身体问题,就存在增加保费的可能。同时,投保人需要补缴利息。
另需注意的是,正如王先生因住址发生变化而导致保单失效,投保人最好将每份保单的个人信息进行统一,既能保证保险公司按正确地址配送保单,对客户进行回访或续期保费缴纳提醒,又可以让自己对所有保单“一目了然”。
“保障”检查:保障是否完善?
张先生在2004年8月投保了一份健康险,年缴保费4000多元,缴费20年。在张先生看来,这份保费不低的险种已经涵盖多种疾病保障,应该够用了。然而,令张先生没想到的是,由于今年其工作岗位发生变动,被调任市场部门负责人,经常需要应酬公司客户,不久前因过量饮酒导致胃出血而住院,花费近万元。出院后,张先生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却被告知,他当时投保的这份健康险并不包含胃出血这一病种,理赔要求自然难以实现。
张先生之所以遭遇理赔尴尬,其实原因就在于没有及时对所购保单进行检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保险专家指出,投保人在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健康情况发生变化时,需要及时对保单进行检查,随时调整保险计划,以吻合其人生不同阶段的需求,确保获得周全的保障。比如,类似张先生这样原先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倘若转任为销售经理并从事日常客户接待工作,当然意味着职业性质发生了变化,且增加了风险因素。此时,就有必要及时地进行保单“体检”和调整,否则一旦出险,难免导致少赔甚至拒赔的情况。
“经济”检查:保费能否应付自如?
李先生是一家私营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由于公司以前的经营状况较好,其收入颇丰。因此,结婚不久,李先生的妻子便辞职在家做起全职太太,照顾还未入学的儿子。李先生觉得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便买了不少储蓄型保险和投资型险种:他自己和妻子购买了高额的养老险和健康险,给儿子也投了教育金保险。但去年金融危机肆虐,李先生的公司也没有逃过一劫,陷入了经营困境。由此,他的收入也大打折扣,支付原有的保费变得有些力不从心,有些保单只能使用减额缴清来应付,还有的甚至不得不退保了结。当初期望用储蓄型保险和投资型险种来达到养老、储蓄子女教育金的理财目标,随之成为泡影。
针对李先生的情况,其实在各类险种中,寿险、意外险、医疗险固然是保险组合中不可或缺的保障型保单,但保单第一大常规“体检”,应是理清保障的种类和比例,将家庭保单逐一整理,分析属于人身风险、医疗照护、储蓄投资的保障分别是多少,再综合考虑每年的保费预算和保障需求,调整保单组合,让个人或家庭的保障更完备,同时又不会浪费保费。最为简单的原则是,从预算的角度出发,保障型险种年缴保费宜占到年收入的1/10,以免家庭财务陷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