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103年前,梁启超的一篇《少年中国说》激情澎湃地指出中国不昌明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之“老朽”;中国若要腾飞于世界强国之林,需要一个年轻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中国”。
当然,梁启超当年所说中国之“老”,实指是中国人“精神”之老。100年后的今天,正一步步走向世界的中国已经青春焕发;然而,另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中国的人口已经老化了!
根据在2000年11月至2001年3月全国第5次人中普查统计显示,中国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世界总人口数的10%。按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通常标准来说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达到7%就可视为进入老龄社会。目前,中国的老龄人口近1.4亿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1/5,占亚洲老龄人口的1/2,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在现今一对夫妻供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的4-2-1社会里,假如有人问“30年后谁养您?”似乎唯一的答案就是:“自己养自己!”
“养儿防老”也只是一个备选答案,我们60岁的父母大约已经摇头了,怎能指望今天只有7、8岁的孩子们在几十年之后养四个老人?
这背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希望过一个什么样的老年生活?难度今天的努力工作是希望换来一个苟且的老年吗?从中等生活水平来看,即便今天的老人有自己的退休金和住房及有事业有成的儿女但他们还是会对“养儿防老”摇头。因为他们的退休金已无法面对今天的物价,而在需要子女们资助医药费或其他大额开支甚至日常生活的吃穿用度时还会担心要看儿媳、女婿甚至儿女的脸色!
事实上,养老计划的重要性是在于30年或退休之后,是否能够让自己的老年生活能过得精彩、舒适、稳定、坦然,有尊严地活着!所以,在麦肯锡和Limra对美国最富裕家庭(个人)的个人理财调查中,养老计划几乎是所有富人们最关心的理财目标,而财务尊严和财务独立是养老生活追求的最高境界。毕竟,对于富人们来说,也许养老的财务安排包括一年365天中有200天要打高尔夫,而且出门要坐头等舱。
目前养老计划几乎是所有的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财务尊严和财务独立更是养老生活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养老保障的三大支柱:“社会保险、企业年金及个人商业养老储备”在我看来无论对家庭或是对个人而言都是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及早最好就在今天为自己做好一份退休养老的储备计划。”
首先,要确定退休后自己希望过一个怎样的生活!不要比现在大幅下降,一般在约是现在日常开支的80%左右。另外,还要预留一定的老年护理费,古语云:“久病床前无孝子!”所以不要指望子女病床前尽孝,要祝福他们未来有自己的美好人生!
其次,要考虑通货膨胀及费用增长率。比如:东北大米每斤从1元涨至2元,这是通货膨胀;人们不用摩托车而改为汽车,这是整体消费水平增长。
算一算如果要维持这样的生活水平,在退休时要准备多少钱?比如30年后维持相当现在5万元/年左右的退休生活需要准备400万元,您准备好怎样做了吗?
为养老要做的准备主要有两种方式:1、将目前储蓄中的一部分,用于养老准备;2、将每年收支节余做定期定额投资。由于养老计划追求本金安全,适度收益,能抵御通货膨胀,有一定强迫性原则,所以要将养老储备与其它投资分开。用适度债券,平衡基金,保险等组合去实现。保险产品相对其它产品收益率也许不算高,但最大的好处就是强制性!因为它退保成本高,也就是退出壁垒高,所以不会轻易将养老金那为他用,使得保险成为养老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社会保险和企业年金也有大大的好处,一是强制性,二是有企业帮你出一部份,有社会平均补助分给你,所以一般不要错过。
比如子女教育,有经济学者将孩子比喻为商品,要么是耐用生产品、要么是耐用消费品。耐用生产品如姚明,是摇钱树,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放弃“养儿防老”的念头,就不要无节制地在子女的教育上投资。由于子女教育和养老计划在目标上比较接近,家庭要在子女教育和养老计划中获得平衡,在为子女教育投资时,也要为自己的养老投资!
否则,30年后谁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