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60年理财变迁:还没理财你就out了!

2012-05-151次浏览
小新客服
社会发展之快令人难以相信,理财方式也随着社会而变迁,今天我们还是来看看60年的理财变迁吧,你会发现,如果再不理财你就真的OUT啦!

在全民理财的时代,人们保持着高度兴奋。以前人们手里有了余钱,往银行里一扔就算完事,到底能拿到多少利息,也懒得算计,银行给多少就拿多少。但理财时代的人们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如果手头有一笔暂时不想消费的钱款,总要挖空心思斟酌一番,炒股票?买基金?买保险?买理财产品?甚或是买彩票?这就要高度调度自己的神经,决不可偷懒。在今天,如果你手里捧着几万元巨款,到银行去存一个定期,尽管你给柜台里漂亮的女营业员增加了储蓄量,让她有了增加奖金的机会,可她还是会对你翻白眼,把你当作一个不谙世事的邻家小傻瓜来看待。

50年代,节衣缩食,人均存款仅1.6元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最流行的口号,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人们虽然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但由于社会经济基础极差,家家户户都不得不勒紧裤带过日子。当时人均年收入不足80元,人均存款仅有1.6元。老百姓除了勉强维持基本生活外,根本谈不上什么积蓄和理财。

60年代,凭票供应和限量供应
60年代初期国内经济受到重创,商品极度短缺,为了保证人民基本生活,政府不得不通过发行票据来限制供应。先后发放的各种商品供应票证多达80多种,近200多个票面,几乎将所有的生活品纳入统筹范围。人们收入微薄,几乎没有存款,生活上和银行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家家户户最重要的宝贝不是钞票,而是那些花花绿绿的票据。

70年代,为三大件辛苦好几年
生活有所改善,虽然依旧是凭票供应,但凭借精打细算生活也渐渐有了富余。
那时银行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而1978年全国人均存款也仅为21元。随着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开始崭露,理财观念也在逐渐萌生,除了维持较低的吃穿需求,开始努力存款了。

80年代,迷茫中理财渠道逐渐拓宽
国门打开,小平同志的一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吹响了人们追求富裕生活的号角,个体户万元户被人们迅速接受。
那时基本的理财工具也只是定期存款和带有任务意义的国库券。由于利息在6%-8%以上,存款的收益还是可观的,这也成为当时唯一的个人财富增值计划。

90年代,股民,唤起全民理财意识
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手头结余迅速增多,已不再是单纯的依靠固定工资了,投资的概念随着股市的出现被人们接受和追捧。与此同时,从单位分房到自己花钱买房,彻底启动了人们自己投资理财的意识。这时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也第一次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而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渐渐显现,炒股、炒楼、炒邮票等等被部分掌握先机的人们运用着,居民金融资产规模也初步形成。

21世纪,理财方式多样化
1952年,人均GDP仅有119元,而2008年达到22698元。财富的快速积累,让人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理财”成为百姓生活最重要的部分。从最初单一的银行存款,扩展到如今股票、基金、黄金、债券、外汇、收藏品、信用卡、信托等多样化的理财方式。
不但如此也有越来越多的理财学习,理财比赛可以参加。像全国理财大赛(全名是“金色暖阳”理财街区 第三届全国理财大赛)这种普通人与理财师都能参加的比赛,就为人们开启了更多学习的方式和练手的机会。不但可以测试自己的理财能力,还可以跟理财师学习到理财的知识和经验。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今天开始就加入全民理财时代吧~~~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