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直接将县域保险等同于农村保险,认为农村保险市场还不成熟,培育困难,自身也缺乏相应的产品,因而发展县域保险的热情不高。县域保险是指为县城、乡镇和广大农村的团体和个人提供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农业保险等一切保险服务的统称。
虽然县域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收入都要低于城市,但县域居民的消费水平要远低于大城市,因此,有限的收入会在低消费下有更多结余。农民在老年不能完全靠儿女养老,部分农民寄希望于政府,但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尚未建立,农民无法解决后顾之忧。商业养老保险可以解决农民的担忧。县域保险市场发展空间很大,但农村保险市场的开发度还很低,因而对此要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早研究、早介入、早受益。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商业保险公司的基本经营原则。有人认为,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发展县域保险投入大、回报慢,不符合公司的经营原则,对于发展县域保险存在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近些年来,有些县、乡保险主体不升反降,甚至还出现了部分公司撤出偏远市场的情况。作为经营主体,考虑经济利益无可厚非,但换个角度来看,目前中心城市保险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尤具是财险公司,承保费率持续走低,手续费持续走高,经营成本不断抬升,经营效益不容乐观;而县域保险市场竞争尚不充分,销售成本相对较低,如果能够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完全可以通过发展县域保险来夯实公司发展的基础,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保险公司发展县域保险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县域保险的发展基础薄弱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人水平、教育程度、思想观念等都与城市有较大差别。一是保险意识不强,习惯于“养儿防老”或寄希望于政府和救济;二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保险购买力有限。
(二)县域经营网络限制
目前,我国的保险服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以县域为中心、覆盖整个农村的保险市场仍然处于“拓荒”阶段,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很不适应。全国县域经济的差异性扩大,而且经济规模在逐年增长,对这样一个县域经济区域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而言,未来保险业竞争的主战场应该是县域市场。而县域经济之间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对于商业保险公司来说,必然存在一个保险市场的选择问题。目前,县域保险机构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公司,大多数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只延伸到县市一级,很少延伸到农村。
(三)县域保险人才匮乏
县域保险市场,无论是管理人才还是营销人才,都非常匮乏,多数保险公司很难找到既了解当地市场、又懂经营、善于管理的负责人选,也很难组建有竞争力的营销队伍,没有人才和队伍就不可能有业务,这成为保险公司不敢发展县域保险的根本原因;保险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高,缺少专门针对县域居民的销售策略与技巧;部分保险从业人员在从事保险营销活动中只顾赚钱,不注重客户的实际需求,坑蒙拐骗,说假话,不履行承诺的行为和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严重影响到公司的形象;保险人员流失率较高,给企业及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成本过高、服务质量无法提升、严重影响组织绩效、企业口碑不佳等。
(四)没有合适的县域保险产品
目前,保险公司销往县级市场的保险产品,基本上都是从城市到农村的简单转移,没有针对县域居民的专门险种,导致在广大县域销售的保险产品缺乏城乡差异、地域差异和经济发展状况差异。具体表现在:保险险种结构单一,为“三农”量身打造的险种少;产品同质性高,针对性不强,卖点不突出;内容陈旧,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保险条款冗长晦涩,使县域居民望而生畏,严重影响到产品的销售。另外,保费过高,远远超出县域广大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很难激活县域保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