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姐是一名典型的80后,毕业后便在苏州一家台资制造型企业做普通文职工作。她的父母在理财方面颇有想法,这些年一共购买了5、6份保险。然而,每年2万多元的保费却越来越成为一种负累。虽然三个人的家庭年总收入加起来也超过了10万元,但仍觉得支付保费很吃力。
到了今年,莫小姐一家总算缴清了其中两份保险,但余下的3份保险每年也有1万多元的保费,另外加上母亲今年退休,家庭收入降低到8万元,这三份保险压得全家有点喘不过气来。
莫小姐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专家说,这部分人群的可取之处在于有保险意识,但是他们欠缺的是衡量自己实际经济的能力。
其实,买保险与买房是一样的道理,都要量力而行。有恰当的保险保障是必需的,但如果成了“险奴”,工作生活老是“为保险公司打工”,那就不可取了。
定期给保单做“体检”
为了有效防止保费支出压力过度,投保者可以每两年或每一年对自己和家人的保单进行“体检”式的回顾,从而发现可能不尽合理的地方。
至于像莫小姐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应该退保呢?保险公司相关人员就莫小姐的情况做了一次简单的保单“体检”后发现,由于莫小姐家的保险大都是1999年之前购买的,那时的很多保险返还比例非常高,属于“比较划算”的保险。其中两份已经到期的保险目前已经不构成压力了。
虽然剩余的三份保险保费较高,但是由于距离缴费期结束只剩两三年了,而且莫小姐个人的职业发展正处于上升期,因此家庭收入预期是向上的,建议咬咬牙坚持缴费完成,这样可以继续持有足额的保障。
保险理财专家认为,保费的多少要根据自己的家庭储蓄、收入、投保目的等多重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讲,家庭年保费支出占家庭收入不宜超过20%,以10%~15%为宜。如果收入较低或特别高的家庭,这个比例可以降到7%~8%。
中低收入家庭投保“消费型”
其实,容易成为“险奴”的人群,主要是中低收入者,或是年收入不稳定的人群。他们经济能力有限,或者没有连贯的、稳定的年收入来源,因此一旦投保过量,或是收入中断,续期的保费缴纳就难以为继。
对于收入不高的家庭或个人而言,想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做好商业保险保障规划, 尽量少花保费多得保障,那么在险种选择上,应该偏向消费型产品。
不少人喜欢购买带有现金返还功能的保险,还有不少人在购买人生第一只保险时总是说“就当储蓄”吧。但带有储蓄或者带有投资收益功能的保险产品,因为要在一定时期后返回投保者现金,因此价格会比较高。
对于经济能力有限的人们而言,在没有多少钱可用于购买商业保险的情况下,自然是要挑选纯保障的产品。虽然缴纳的保险费会慢慢消费殆尽,最后不能从保险公司拿回一分钱,但你却获得了保险期间内的有效保障,已经达到了“保险”的目的,也就物有所值了。
我们举例来看,以死亡(无论是疾病还是意外引发的)为保险责任的寿险产品,可分为终身寿险、定期寿险和(生死)两全保险三大类型。终身寿险的保单有现金价值,可用来质押贷款,相当于死亡还给你一笔存在保险公司的钱,有较强的储蓄功能;定期寿险是消费型产品,保障一定时期内的身故利益,过期后就作废;生死两全保险可在保险期间或期满后领回一定的生存金。
比如,30岁的王先生是一家之主,女儿3岁,夫妻两人每月总收入6000元,每月结余不多,他打算从C公司购买一款寿险类产品。如果他购买一份30万元额度、15年期的定期寿险(选择15年,主要是考虑保障到女儿成年后),只需要每年支付582元的保费。如果他要购买同样30万元保额的该公司一款两全保险,15年的保险期间内每年需缴17940元,满期后仍然生存则返还30万元,保险期间内死亡也可获得30万元保险金;如果购买该公司的一款终身寿险,缴费15年,每年需缴10500元,身故后家人获得30万元保险金。
王先生一家目前生活的资金本来就不宽裕,因此没有必要再通过投入一笔较大额的保险资金为将来生活储存。对他来说,选择购买消费型的定期寿险更为合适和经济。
不要盲目选择高额保险
曾几何时,购买保险成为都市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流行和时尚,成为互相攀比的“常规项目”。
但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决不会拿保险的额度来互相攀比。尤其是对于经济收入差距悬殊、家庭人员结构不尽相同、家庭资产负债状况有所差别的两个家庭或个体而言,这种比较毫无意义。即便是家庭各方面情况相似,但个体之间的差异,也会导致每个人、每个家庭需要不同的保险产品以及不同的保障额度。
比如,一个年收入愈50万元的公司高管,妻子为全职太太,并有一个5岁的孩子,他可能需要几百万元的寿险保障;但一个年收入5万元的家庭支柱,则几十万元的寿险保障就可对家庭负责了。后者所需的保费自然可以较低。
对大多数家庭而言,保障额度基本上可以覆盖未来家庭的重大开支就足够了。
虽然建议收入不高的人们不要安排高额的保险,但也不要纯粹为了降低保费而买非常低保额的保险。曾经看到不少人买2万元保额的寿险,这种安排是非常失策的,根本不能通过保险解决家庭可能面临的财务困难。
优先为家庭经济支柱投保
本来就保费支付能力有限,如果不分轻重缓急,想给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投保全面的保险,那么当上“险奴”的风险自然加大。
其实,买保险最忌讳“贪大求全”,最重要的是先保障未来可能发生的、自己和家庭成员最难以应付的灾害性或创伤性事故。在经济能力或家庭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按照需求上的“轻重缓急”来安排自己和家人的保险,也是非常重要的。
像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保险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家庭发生意外变故时,通过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使家庭经济不至于遭受重创。因此,中低收入家庭有限的保费预算更应先考虑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投保,投保次序应该是“先大人后小孩”,同时购买保险越早越好。
选择更有针对性的保障
还有一种降低保险费避免当“险奴“的方法,那就是选择有针对性保障范围的产品。有些产品看上去保障范围更广,但其中有一些也许并不是你所需要的,就没必要多花钱。
比如,对于一位男性而言,他就不需要选择带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为主)或骨髓灰质炎(少儿多发)保障的重大疾病保险,因为多一个保障内容,保险公司就会提高一份价格。
而对于家族或家庭成员有癌症历史的个人而言,如果经济能力有限,不妨选择简易的癌症险,而不是保障范围更广的综合重大疾病保险。举例来说,一个30岁人士投保10万元保障额度的重大疾病保险,如果是长期型、储蓄型的产品,一般市场价格在2500~4000元左右,而像单纯的抗癌险、消费型重疾险,每10万元保额每年的保额只需要几百元。
此外,还要提醒一点,切莫重复投保。这一原则特别要提醒那些不注意保险责任的人们。比如重复购买医疗费用报销型产品,或者不注意定期寿险和意外保险中关于意外死亡的交叉保险责任,都会加重保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