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做实”个人账户养老保险体制改革

2012-03-160次浏览
小新客服
养老金须从货币化进入资本化,同时政府要对养老金进行全民统筹,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如果都在60岁退休,负担真是太重了。”

肇始于2001年的“做实”个人账户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在经历整整10年之后,重新魔咒般地陷入了一个新的轮回。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辽宁作为此项改革的首个试点省份,目前养老金缺口接近200亿元,由此不得不再次挪用个人账户。

据了解,包括吉林、黑龙江、山东、山西、江苏、河南等13个省市早被列入个人账户做实试点的名单,截至去年末,总共累计做实个人账户基金1100多亿元。不过这一数字与目前我国个人账户空账规模高达1.3万亿元的传闻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

记者从丹东、沈阳等地了解到,这些地区养老金缺口持续扩大,在此情况下不得不依靠财政支持,同时还采用了挪用个人账户等措施。

8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对外指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社保存在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

“规模巨大的空账”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实行现收现付制,即在职职工负担退休职工的养老费用。此后,我国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退休职工越来越多,而同一时期在职职工所交的费用难以支付巨量的养老费用。在此情况下,1993年我国开始了现收现付制向个人积累制的转轨,形成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养老模式,即为“统账结合”。4年之后,这种模式推向全国,但并没有能够真正落实,其原因在于统筹账户的缴费积累不足以发放当期养老金,其缺口还得依靠挪用个人账户。

以辽宁为例,在“做实”个人账户3年之后,由于个人账户资金不能再被挪用,辽宁出现了当期统筹部分的资金不足以发放养老金的实际情况。为了弥补当期支付形成的支出缺口,当时国家和地方财政分别承担了缺口部分的75%和25%。自2001年至2003年中央财政每年定额补助辽宁14.4亿元。但此后缺口越来越大,依赖中央财政也难以维系庞大的养老支付体系,于是在做实几年之后,又开始挪用个人账户并持续至今。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秉文表示,在实行统账结合模式后,由于转型成本没有解决,征缴的统筹资金不足以支付当前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各地将原属个人账户的资金也用于当期支付,形成规模巨大的“空账”。

养老金亏空日渐增大

郑秉文称,个人账户做实试点已经到了“十字路口”,继续做实面临资金收益率不高及受通胀侵蚀的风险,而如果动用个人账户资金,则意味着做实试点流产。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动用个人账户系不得已而为之,养老金缺口进一步增大,从何处筹钱成为地方社保部门最为头痛的问题。沈阳市人社局养老保险处处长曹琦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些年来一直存在养老金缺口,只是这几年来缺口越来越大。”

铁岭市人社局养老保险处处长王铁民也告诉记者,目前铁岭的养老金缺口约为十多亿元。而据记者了解,丹东、大连、本溪等地情况也大都相仿,缺口都在10亿元以上。据保守的估计,整个辽宁全省,所面临的养老金缺口就达到约200亿元。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研究指出,2015年后,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将增加800万,到时中国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养老危机。她告诉记者,现在全国各地基本上都在要求中央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国家财政到底给多少钱才算够?这个无底洞补多少才合适?

东挪西补下的隐忧

为了解决缺口,在不断挪用个人账户的同时,各地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扩面征缴”。

2008年,辽宁省确定了“不能单纯依赖上级补助,继续挖掘内部潜力”的扩面思想,对象是城镇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从业的农民工、外埠人员、外籍人员等,扩面重点行业是餐饮业、洗浴业、建筑业等。目前,辽宁的扩面还在持续。

像这样的扩面征缴,在其他省市也开始纷纷进行。对此杨燕绥表示,这样的扩面,“征缴越多,承诺越多,负债越多,养老支付的包袱会越重。”她认为,向中央要钱和扩面征缴这两条路,东拼西凑,绝不会走多远。

辽宁东港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书记宋书鑫说,尽管扩面征缴获得了更多资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金给付压力,但过度补缴造成退休高峰提前来临,对地方形成了沉重包袱。

此外,杨燕绥指出,即便个人账户中有部分资金未被挪用,但受到通胀的影响,其缩水和贬值也非常厉害。她认为,个人账户中的资金搁在财政专户中如果没有进行很好的投资,在退休时养老金水平就会大大下降。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