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保险,有了养老社区,人的生命更有活力、更有尊严。我们要做的养老社区,是要让中国人重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要做到让子女送老人进来,安全、放心;老人在这儿生活得自在、快乐。这样的生活不会影响他们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让老人们走出小屋,拥抱自然,回归自我,真正体验“生命万岁,活力万岁”。
想要规划一个符合人文理念的养老社区,美国的养老社区模式值得借鉴。
美国的养老社区模式,脱胎于慈善和教会养老机构的商业化转型,受困于资金压力,一些拥有出色品牌和口碑的运营机构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不得不选择转让。原因是,养老社区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必须有长期的资金支持。因此,保险资金的介入将大大降低养老社区的融资和运营成本。
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相当于发行了一个30年、50年的长期企业债券,同时又满足了保险资金对长期、稳定收益的需求,这是解决保险公司资产负债不匹配的有效途径。在成熟的养老社区,入住率可以达到95%,远高于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更重要的是,老人在养老社区的平均居住年限超过10年,很多人从退休开始在养老社区的生活时间达到20~30年。这么高的入住率,平均居住年限超过10年,相当于签订了一份10年的酒店式公寓支票。
从产业链来看,养老社区向上衔接医疗保险、护理保险和养老保险等产品,推动保险产品的创新,同时带动下游的老年医学、护理服务、老年科技产品等产业,能够极大地延伸和扩展寿险产业链,同时有效整合关联产业。
不仅如此,保险资金进入能够通过反向抵押等方式帮助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退休人员及其子女盘活存量资产,支持以房养老,提高支付能力,进而提升养老社区的服务品质和持续经营能力。同时,我们可以把未来的货币支付养老金方式,提前10、20年转化成实物养老的方式,还可以抵御未来的通货膨胀和资产增值后的成本上升,保证养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在中国,未来由政府支持的非营利性机构在解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方面仍将发挥基础作用。一个市场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有赖于良好的市场环境及一批具有专业投资和运营能力的商业机构参与,除了可靠的市场机制外,养老社区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政策及有效的市场监管支持。
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需要逐步完善与养老社区投资、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行业发展所必需的法律基础设施,同时为服务人员培训、护理人员资格认证、风险管理等一系列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在行业监管方面,政府需要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和监管规则,设定合理的入门门槛及风险管理标准,吸引具有实力的投资人及专业运营机构进入;在制度创新方面,政府应及时引入长期护理险制度,加快养老保险制度创新,为养老服务产业升级提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