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太平洋借鉴外国经验以发展自身

2012-05-290次浏览
小新客服
太平洋保险是我国保险行业中的一家重要的保险公司,在公司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借鉴经验,以促进公司自身的发展。近来,太平洋保险公司引入外国资金,以求得公司可以有新的发展。

送走美国凯雷,迎来德国安联,中国太保的外资股东平稳易主。一如当年高盛从中国平安全身而退,汇丰接手一般,两大保险巨头的引资路径颇有异曲同工之处。虽然未必有想成“平安第二”的想法,但毋庸置疑的是,对于太保而言,“洋教头”安联的到来,意味深远。

自去年圣诞节太保沪港同遇“大非”解禁以来,凯雷一直伺机而动。太保昨晚公告称,凯雷于1月10日以33.45港元/股的价格减持其H股,涉及4.152亿股,套现约139亿港元。在此之前一周,凯雷以每股31.15港元的价格减持了2.16亿股太保H股。两次减持后,凯雷还持有2.8亿股太保H股。

正如之前市场猜测那般,凯雷此次并未选择在二级市场直接抛售,而是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定向转让。接手这次凯雷减持太保H股的,是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和美国一家投资公司Fairholme Capital。太保公告显示,安联此次买入约1.98亿股太保H股,Fairholme Capital买入1.44亿股,其他投资者买入约7272万股。

这并非安联对太保的首次大手笔投资。早在2009年底,安联作为基石投资者就参加了太保H股的IPO,首次入股1.5亿美元。当时太保和安联还签署了非约束性的合作意向,涉及资产管理、特别是养老金业务,此外也包括双方未来在其他领域内的合作机会,如保险产品开发、再保险业务和投资等领域。

此次增持后,安联对太保的H股持股量增至2.4亿股,占中国太保H股总数的10.4%。双方都将此笔投资定性为战略投资。

诚然,对太保而言,相比安联资金方面的支持,“安联经验”似乎更难能可贵。安联不仅是太保的参照物,更是补其“短板”的洋教练,这也是其从凯雷身上所无法获取的。正如汇丰对平安的影响力那般,自2002年汇丰入股平安开始,平安成立之初的诸多设想日渐转化为现实,无论是兼并收购,还是引进“海外军团”,汇丰的影子无处不在,这也使得平安在搭建金控途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安联的资产管理业务在全球亦是响当当的角色,旗下全资公司德盛安联资产管理公司乃全球五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尤其擅长股票、债券、年金及另类投资(PE、不动产等)。这也正是中国太保所看重的。

一位投行人士分析说,资产管理业务向来是国内保险公司的一块“短板”,这也是为何当年平安极力争取参股富通投资管理公司的主要原因。而从投行对太保现有投资部团队的了解来看,固定收益类投资乃其擅长之处,但在权益类投资及另类投资上相对缺乏经验及阅历,亟待“补血”。

太保引入安联一举,至少能收获“一石二鸟”的效益:一来既能解决资金及凯雷退出问题,二来又可凭借安联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及业务网络,弥补其在投资管理方面的“短板”,增强在国内和全球市场上的投资业务实力,将新的投资产品和服务带给国内客户群。

事实上,安联对太保的参股、增持举动,折射出外商投资中国保险市场战略的转变。在羽翼尚未丰满前,转变思路参股已成规模险企未尝不是明智之举。除已在平安身上尝到甜头的汇丰外,苏黎世已蛰伏于新华人寿多年之久,高盛也于近期入主了同样被视为保险股有力后备军的泰康人寿,静待丰收。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