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巨灾风险制度建立很必要 数据问题先解决

2012-05-313次浏览
小新客服
近几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很频繁,给国家和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因此,保险行业建立巨灾风险制度很必要。但是数据问题现在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应该要先解决好这一问题。

本月登陆的台风“莫拉克”,给福建、浙江等五省以及台湾造成重创,损失巨大。“莫拉克”的肆虐,让人们再一次把关注的目光落在巨灾风险保障制度的建立上。

数据是巨灾保险的核心,但是,多年来数据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保险业,如何在数据方面有所突破,也一直是保险界关注的问题。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巨灾风险与数据标准研讨会”上,来自各国的业内专家,呼吁在中国采用新的巨灾风险地域代码体系,以提高保险数据透明度。

数据准确是关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瑞士再保险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陆勤在会议上如此形容数据之于巨灾保险的重要性。他认为:“没有准确、可靠、翔实的数据,巨灾保险的风险管理将是空谈。”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负责人之一、湖北保监局副局长姚庆海指出,巨灾保险的推动需要很细致的工作,提高数据质量,是完善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基础。人保财险再保险部总经理张青则认为,增加数据透明度和提高数据标准对中国保险业意义重大,符合保险市场中各方的利益。

瑞士再保险周俊华博士指出,由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低、损失巨大,这就给保险业带来如何厘定保费的问题。根据过去3~5年的统计数据,不足以模拟出一个适合的保险价格,因此对于巨灾风险评估,没有足够的风险标的信息,就无法进行合理的风险管理。周俊华建议,建立巨灾保险机制时,考虑充分的巨灾数据需要从开始就抓起。

据了解,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与人保财险合作,已对国内相关巨灾保险基础数据进行了整理。

建巨灾保险数据标准

姚庆海介绍说,去年3月,巨灾保险数据标准在中国保险委员会年会上正式立项,巨灾风险采集标准将是保险行业关于巨灾风险采集的第一个标准。据了解,目前欧美等国尚未建立巨灾风险管理方面的国家标准,中国的巨灾风险采集规范将是第一个由国家建立的巨灾保险数据方面的行业标准。

今年4月,保监会发布了《巨灾保险数据采集规范》,对巨灾保险数据模型、巨灾保险源采集标准和编码标准等做了规定。与之相辅相成的是,今年初,国际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及风险标的风险累积标准化组织(CRESTA)为中国推出新的巨灾风险分区体系,该体系将过去的60多个分区细化至2400多个分区,提高了数据录入的精确程度、数据交换的效率和准确性。

CRESTA是国际保险界于1977年成立的独立组织,致力于在各国建立有针对性的巨灾风险地域代码体系,便于统一整合并有效交换巨灾数据。

姚庆海指出,目前中国巨灾保险数据的交换多以省市等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对进行恰当的风险管理来说远远不够。使用了新的地域代码体系以后,保险公司能够改善针对模型和风险累积计算工具的数据输入,从而改善自己的风险管控。

姚庆海透露,下一步将按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要求,还要在示范区进行数据采集,同时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以建立中国的巨灾保险数据库,开发中国的巨灾保险模型。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