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保险资金3月继续看淡并做空固定收益投资

2012-07-060次浏览
小新客服
近来,保险机构的一举一动时刻引起了市场人士的普遍关注。业内人士分析 ,中期票据将获得保资的青睐。

携3.4万亿巨资的保险机构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引着市场的神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屯重兵于债券市场的保险巨鳄一直在缓慢撤出债券市场,而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从债券市场撤出的保险资金约为98.39亿元。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4月7日,在中国保监会正式增加保险机构债券投资的品种后,受到保资青睐的将是中期票据。

减仓近百亿元

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央结算公司”)数据统计,128家保险机构在3月份债券现券交易中,买入额为342.47亿元,卖出额为618.59亿元,保险资金从现券市场净流出量多达276.12亿元。

而在债券回购交易上,统计数据亦显示,保险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的质押式正回购量为4798.47亿元,占2009年1月-3月保险机构债券正回购交易总量的37.9%,而逆回购仅为0.52亿元。

总体而言,3月,保险资金继续秉持今年以来的看淡并做空固定收益投资的一贯策略。

更深入一层,根据中央结算公司公开的统计明细数据,截至3月底,保险机构持有的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以及短期融资券等主要的债券品种总额为10779.11亿元,与前一月相比,持有量下降了98.39亿元,接近100亿元。

其中,国债持有量为2609.87亿元,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债总量为4718.03亿元,剩余则为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

与2月末相关数据相比,根据本报记者统计,3月份,除了持有总量较少的短期融资券出现大幅加仓29.46亿元,环比大增16.9%之外,其余各大主要债券品种均出现被保险机构大量抛售的情况,其中国债仓位下降了31.9亿元,降幅为1.21%;三大政策性银行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持有量更是锐减了70.51亿元,降幅巨达1.47%;而在企业债方面,这两个数据则分别为25.41亿元和0.8%。

“保险机构纷纷减持主要债券,主要跟其投资收益在今年以来不断下滑有直接关系,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一季度国内资本市场的走势非常强劲,导致部分资金在局部配置上做出一些调整。”4月9日,上海一家养老险投资管理部债券投资经理向本报记者说。

而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交易中心交易员董德志则称,虽然保险机构对各主要债券品种持有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其中不排除债券到期偿付的因素。

偏好中票

对于保险资金在3月唯独大举增仓短期融资券的行为,董德志认为,这应是保险机构短期的激进配置,不会成为未来主流趋势。

事实上,寿险类保险机构应更偏向长期限的债券品种,这比较与保费收入匹配,而短期融资券期限都在一年以内,这显然不能满足保险资金的配置需求。

“唯一能解释这一独特现象的,应是在国内经济逐步触底过程中,保险资金比较看好信用产品,因为其会比其他债券品种有更好收益率。”董称。

“在这几个新增投资品种中,保险资金最钟情同属信用债券广义范畴的中期票据,原因有二。其一,这些债券的发行主体都是优质客户,基本没太大风险;其二,相对来讲,利率比较高,投资收益会多一点。”董认为。

上海某保险公司债券投资经理则认为,在具体偏好上,保险资金可能没有那么明显,“只要投资收益高,风险相对较低,保险资金应会热衷配置。”

事实上,近日保监会在放开保险经营主体债券投资品种的同时,设置较高准入门槛。保监会对能扩大投资范围的保险公司进行界定,具体门槛包括“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 150%的,不得投资无担保债券;连续两个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150%以下的,不得增持无担保债券”。

对于无担保债券,董称,由于无担保债券总池子不大,发行总量不多,其对资金量比较庞大的“大和尚”保险机构而言,无担保债券的庙宇实在太小。

而“对于目前发行的3年期地方债,由于其票面利率仅为1.65%,保险机构对此根本不屑一顾。”上述债券投资经理说。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