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的济南市民王晓霞这几天很高兴她看到新闻,说凡是18岁以上没有工作和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都将可以购买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而她的丈夫恰巧符合这一条件。
“听说这个养老保险交费少,还有国家补贴,什么时候济南能买这个保险了,我就陪家里那口子去买。”王晓霞说。
7月1日起,中国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计划到2012年底实现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届时,拥有几千年“养儿防老”传统的中国将进入全民“制度养老”时代。
刚刚开始试点工作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人群主要是城镇中失业、无劳动能力等不符合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群。初步估计涉及人群达5000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2000万人。
王晓霞和丈夫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双双下岗,两个人收入没有保障。由于孩子还在上学,家里负担不起两份养老保险,所以只有王晓霞一个人购买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每个月需要交310元。
“老了没有保障还是不行,听说新的保险最低每年才交100元,负担小很多。”现在在一家家政公司打工的王晓霞说。
根据试点政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2009年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内容基本一致,即60岁以后开始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 户养老金共同组成,基础养老金为每月55元。试点启动时已经60岁以上的老人,不用缴费即可领取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
另外,试点将缴费标准定为每年100元至1000元10个档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多设,地方政府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这些钱将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据了解,在全国大范围试点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之前,已有青岛、厦门等多个城市开始尝试实施这一制度,许多市民对此表示欢迎。
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前推动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已经让许多生活在农村的居民切实感受到了好处。在山东一些农村地区,新农保看似不起眼的55元基础养老金,正改变着一些农村老人的生活。
77岁的孙如英家住山东省平邑县东旺沟村社区,加入新农保后,她从去年开始每月领到55元的基础养老金。“有了自己的钱,花起来和开口向儿子要的不一样。每次赶集能割上10元钱的肉,给孙女买点点心。儿孙们高兴,自己更高兴。”她说。
“养儿防老”过去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养老观念。但是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多元化的养老体系,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2010年底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78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的预测,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30%,中国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份表示,这届政府要在任期内基本实现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这意味着全民“制度养老”时代即将到来。
在养老制度对所有人群进行覆盖的同时,一些基层人士和专家也认为,政府还应当在扩大制度养老覆盖“广度”的基础上,强化养老“深度”,提高养老保障的水平,使养老金真正能够起到养老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最低生活保障或其他养老制度的补充。
按照目前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测算,一位城镇居民交费15年、每年交费100元,60岁后每月可领取约70元左右的养老金。即使每年交纳最高档次的1000元,按政府每年补贴100元计算,60岁后每月也只能领取300元左右的养老金。
“每月70元在城市里只能算个贴补,300元也不够生活全部需要,并且物价上涨这么快,老了之后靠这些养老金生活显然不现实。”济南市民李明亭说,他开了个小卖店,没有交纳职工养老保险,还是想多攒些钱留着以后养老用。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研究员李爱说,目前一些县,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县,农村人口比例大、财力有限,在目前实行全覆盖都有困难的情况下,不可 能一步到位实现全面的“制度养老”,今后随着财力的增长和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地可适当提高缴费档次,增加“制度养老”的保障力。